即时新闻

土生葡人施绮莲:

扎根澳门 见证腾飞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0日        版次:T10    栏目:20濠江传奇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特刊·访谈篇    作者:杨雪薇

     ◀施绮莲

  在澳门有一个独特的居民群体,他们是葡萄牙裔人士及其后代,在澳门土生土长,扎根定居,被称为“土生葡人”。

  施绮莲(Maria Edith da Silva)就是土生葡人的一员,今年76岁的她不仅见证了澳门数十年的变迁,而且在澳门即将回归中国的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土生葡人对“一国两制”存在问号的情况下,施绮莲也十分坚定:“因为我深信这个制度一定可以。”

  不甘当“文盲”,努力学习中文

  “我一辈子的工作从未离开过澳门,在教育界为澳门市民服务了40年。”作为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获得中文文凭的澳门葡裔女居民,施绮莲既当过教师,也在教育部门担任过司长。

  施绮莲父亲是澳门知名葡裔商人施利华,家族七代人都生活在澳门。虽说母亲是中国人,但对于她与绝大多数土生葡人来说,中文只会讲,不会看,不会写。能在那个年代获得中文文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施绮莲向记者回忆起学习中文的小插曲:当时,葡萄牙汉学家高美士组织中文兴趣学习班,她修读小学中文课程,遇到学习困难想放弃的时候,高美士问她:“你甘不甘心在你出生的地方是一个文盲?”施绮莲疑惑:“我读到中学,怎么是一个文盲?”高美士说:“你去澳门街头走一圈,看街道名、店铺名,你看不看得懂?”于是施绮莲在街上转了一圈,发现真的不认识,自此就在学习中文上下了苦功。

  正由于施绮莲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她被任命为澳葡政府教育司私校辅助处处长,承担起澳葡政府时期官校与私校的联系。

  奉献40年,见证澳门教育腾飞

  作为一个从澳葡政府过渡至澳门特区政府的土生葡人,施绮莲见证了这数十年来澳门的变化和成长,她直言尤其是回归后澳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完全超出了想象”。

  施绮莲说,在1982年澳葡政府成立教育司私校辅助处之初,政府对私校可谓是一无所知,而当时私校占澳门整体学校的比例超过9成。“当时我手上只有一份私校名录,上面仅有学校名称、地址和校长的电话,他们的教育方针、课程设置等都是不了解的。”

  施绮莲用了将近4个月走访80所私校,发现私校办校条件是“难以想象的困难”,“特别是师资待遇,当时菲佣都有400元一个月,而私校老师只有600元。有老师兼两份工作,白天做老师,晚上开出租车。”施绮莲记得一位教会学校的神父对她说该校不请男教师,原因是“男教师靠这个工资养不活家庭”。当时私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很差,80%私校教师都只有中学学历。

  施绮莲说,她于1995年下了很大苦功,才将部分私校纳入6年免费教育网中,而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后,一口气将所有私校都纳入免费教育网,而且还是免费教育15年。

  如今,澳门的教育蓬勃发展。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澳门排名第三,这正是澳门教育界“大跳跃”的最佳印证。

  越来越多土生葡人选择扎根澳门

  施绮莲说,在澳门即将回归中国的时候,很多土生葡人对这个从未有过的“一国两制”怀有疑问,大家都面临去与留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澳门。”1997年,施绮莲加入立法会,成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我参与了相关立法的全过程,我很明白‘一国两制’的内容,也认为这个制度是可行的。现在也证明了的确可行。”

  施绮莲说,澳门回归前和回归后,她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受到影响,大家都彼此尊重,她在澳门生活得很舒心:“回归几年后,很多曾经选择回葡萄牙的土生葡人,也都逐渐回来了。”

  澳门为何能让这些土生葡人有家的感觉?施绮莲认为,澳门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是让土生葡人愿意扎根的最大理由:“澳门这几百年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都可以在澳门和谐共存。比如我在葡文学校的时候,全校630个学生,就有26个不同国籍。”

  如今,澳门回归20周年,越来越多的土生葡人选择加入中国国籍,开始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文/图  杨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