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华南国际教育鼻祖ULC剑桥国际高中深耕国际教育15年

不忘育人初心 肩负全人教育使命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1月16日        版次:A16    作者:谭铮

     ULC课后活动剪影

     学生和澳洲学伴在一起

     关稀文同学在去年CTB全球赛获奖现场

     实行小班制的ULC课堂

  沿着广州市南沙区的港前大道一路向南,在南沙东部,依山临海、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一片校园与东莞虎门隔江向望。这里循水路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ULC剑桥国际高中(以下简称ULC)就坐落在这片校园中。

  创办于2004年的ULC,是广州最早引进英国A Level课程的国际高中,15年来共培养了十四届逾1500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了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就读的学子。2015年整体搬迁至南沙英东中学的ULC,拓展课程的多样化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2018年,ULC顺利成为全球国际教育权威认证CIS(国际学校联盟委员会)的成员学校,标志着教育教学正式对标国际标准,学校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广东国际教育的第一批弄潮儿,ULC一直恪守教育的初心,营造相互信任的良好校区氛围,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挑战自我,尊重文化差异、保持开放态度、善于合作和解决问题的世界公民。

  “全人”教育教学系统包括20多门课程

  2005年,ULC迎来了由国内高中转学而来的首批新生,经过两年学习,他们参加了英国剑桥大学考试院A Level的全球统考以完成入读海外名校的梦想。首届毕业生的成绩骄人,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香港大学等都向他们递来橄榄枝。彼时,国际教育在国内还是初始阶段,大家对国际课程一知半解,无论是老师、家长和学生都专注在学术成绩上,那时的ULC更像是一所应试培训中心。

  2010年,ULC开设了南海校区,将两年的IGCSE课程与两年的A Level课程结合成为一个四年制完整的国际高中课程,同时增加了心理学、英语文学、地理、商务研究、艺术与设计等人文学科课程,大大提升了学生在学科课程上的学习兴趣。同年,ULC创下了9名学生同时被牛津大学录取的佳绩。

  随着世界对人才需求的改变,除了优异的学术成绩,海外名校同样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素质。2010年后,ULC调整了办学方向,从一个关注考试成绩的教学体系转变为培育“全人”的教育教学体系。

  采访ULC副校长常燕当天,她告诉记者,因为“希望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从学术、社会实践、国际公民意识等多维度层面,为他们进入国际一流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ULC在保持数理化、会计、生物、经济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增设了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地理、西班牙语等,课程多达20门,成为广东区域学科开设最广的国际学校之一。

  把时间还给学生,支持他们形成独具特色的自己

  课外活动是ULC学生非常喜欢的环节,涉及艺术、学术、运动、音乐、休闲等30多个项目。据常燕介绍,课后活动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也帮助学生们成就了在学术课堂外的自我突破。

  在纷繁多样的课后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日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也可以选择Java编程等当下热门内容。此外,烹饪、手工编织,以及各种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等也能发展学生才能。不少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组成社团。

  面对这样的课后活动氛围,常会有家长担心“作业量会不会太少,孩子会不会太自由”。事实上,课外活动经历不仅为未来的大学申请和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学生们也在活动实践中提升了组织协作能力,特别锻炼了适用于更多情境的可迁移技能,这让他们更好地具备解决下一阶段问题的能力。常燕说:“我们把时间让出来给孩子,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找出自己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培养和学术的学习形成独具特色的自己。”

  通常在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谈到家长的配合,常燕说:“我们鼓励父母多放手,释放空间让孩子去做决定。”为了达到上述目标,ULC设置了家长课堂,并计划建立学分制的家长学校。她笑着说:“我们希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4年中,家长也同步修学分,他们学的这一门课叫‘亲子关系’。”

  通过“项目式学习” 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学习以外,我们强调学以致用,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来锻炼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常燕说。

  去年,ULC有80多名学生参加了国际级别高中生挑战大赛——哈佛China Thinks Big中国大智汇(简称CTB)。期间,学生们为社区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很好地将自己学习到的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终,5支队伍入围全国赛,1支跨校队伍取得哈佛全球赛二等奖的荣誉。

  关稀文同学所在的Eimmn参赛小队去年获得了全球赛二等奖,他们探讨的是“如何通过回收利用快递包装减少其对深广地区的环境污染”。除了调查快递包裹浪费现状及不良影响,成员们联合校园环保组织发起了快递纸箱回收点,一些纸箱还会被制作成手工作品,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包裹回收行动中来。

  谈起学生参加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常燕分享道:“比如CTB,它从与大学接轨的学科知识出发,着眼身边生活,学生在发现和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后,利用多元化的学术资源、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这些都为他们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因为学生们参赛热情高,学校还成立了CTB社团Creative Collaboration Cube,社团指导老师Helen十分看好CTB在ULC的化学作用,她说:“我们鼓励学生跨年级、跨校甚至跨国家合作组队,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社区做出贡献。”

  6周海外嵌入式课程 确保新生顺利适应 全英文学习

  作为“全人”教育教学系统中的一环,ULC十分重视新生入学后在学习体系上的顺利过渡。

  据常燕介绍,每年的8-9月,新生们都会入住澳洲当地人住宿家庭,展开为期6周的海外嵌入式学术课程。除了独立的进阶式英语课堂,新生们还与本土学生结成伙伴,嵌入当地班级一起上课,课程内容涉及人文、艺术、语言和体育等。这不仅帮助学生提升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让他们从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全方位接触并体验西方文化。

  读完海外课程的ULC学生曾分享道:“虽然在国内我们算是英语水平还‘可以’,但是刚到澳洲时,的确都不太有自信主动跟老师和同学讲话。学校为我们每人配了一位school buddy(学伴),让我们熟悉buddy们的朋友圈,介绍他们的选课方法,邀请我们参加课外活动、生日聚会等等,帮我们尽快地适应环境。几周过去了,大家不但可以一起上课交流,还能够日常闲聊、调侃,甚至能听懂他们拌嘴时的俚语。这种文化上的体验和融入是非常宝贵的。”

  15年间,ULC不断自我更新,给学生带来日新月异的机会和挑战,让他们日渐成长为具有审辩式思维的终身学习者和世界公民。与此同时,更多家长群体也悄然发生变化——更关注孩子成长,更愿意加入到“让孩子在鼓励和挑战中成为他们自己”的教育践行行列中。

  (谭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