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1月18日,《设计的价值在中国》展览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展出。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梳理在地设计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的展览。通过该展,我们可以看到价值观的变化如何影响着设计、生产和购买行为。 六大板块覆盖面广 两年前的开创性展览《设计的价值》曾呈现了250余件英国V&A博物馆的精选馆藏,跨越地域与时代,广泛探索了价值和设计之间的关系。而本次展览则聚焦了设计历史上最重要的设计师和设计运动,以国际视野,围绕性能、成本、解决问题、材料、身份、沟通与奇观七大主题,开放性地探讨了设计的价值。 此次展出的138件展品,通过设计风格、应对问题、材料成型、身份与消费、传情达意、讨价还价共六大板块,覆盖工艺美术、轻工业与日用品、设计脱贫、生态保护、乡村建设、城市规划、交通、可持续发展、建筑、航空航天、女性、时装、数字化、字体等近30个议题,聚焦中国设计的发展,并力求探索中国不断变化的设计价值和发展格局。展厅布局已可一窥中国现代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 特殊展品各见真章 展品中,有1962年由顾世朋设计的美加净牙膏包装,它是中国早期的出口畅销品;还有特别展出的中国高通用性动车组列车模型,以及向阳新能源的太阳能产品《蜡烛消灭者》。《蜡烛消来者》已在帮助改善非洲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看到,随着中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制造”已然走向“中国设计”,“中国品牌”也由日用品走向高新技术。 展览中的《嫦娥一号于2007年绘制的首幅月球三位立体效果图》,和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执行首次出舱行走任务时戴的飞亚达航天表同样引人注目,映射出中国为人类太空探索作出的重大贡献。 艺术家叶锦添《云 CLOUD》系列之概念时装《手机》,在试图用废弃材料唤起人们对消费主义、环境变化以及对未来的反思;马岩松与MAD的《超级明星:移动中国城》模型(2008)则是对未来中国城的想象;中国虚拟歌手洛天依的“万人生日会”录像更反映出新技术时代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