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疗愈社会心理应激反应 需要耐心与共情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3月14日        版次:A01G    作者:林兆均

    

  @街谈巷议

  □林兆均

  新华社湖北分社女记者廖君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突然卷进舆论漩涡——因为三八节作为女记者代表参加过湖北省的一次发布会,光明日报又刊登了她在抗击疫情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事迹,她受到了一些网友的强烈指责。

  针对她的指责,概之有三:疫情暴发前,她作为记者发布过“医生被训诫”等消息,误导公众;疫情暴发后,两个月发稿500多篇,似非常人所能;疫情仍未了,她到处受表彰,于良心不齿。

  今天暂且不评相关指责的是非曲直。我倒是想起了自己与孩子的一些亲身经历——作为一名年届五旬的父亲,我一直和14岁的孩子有着非常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是今年春节期间,我和孩子却接连因为受疫情影响的一些小事,爆发了两次从未有过的激烈冲突。我们态度截然相反、互不相让,甚至长达数日彼此不说一句话,直到我冷静下来换位思考解开心结。

  还有一位全身心扑在应对疫情工作上的朋友,由于与岳父在对待疫情态度上的分歧,闹到被妻子及岳父母全部“拉黑”的地步,至今仍未和解。

  举这两个例子,想要说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持续一两个月,对很多人精神上的强烈刺激不断累积,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莫名的敏感,有些人则相反地表现为莫名的沉默,心理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应激反应”。

  网络上近期接连出现的一些前所未有的现象,算不算是社会心理的疫后“应激反应”呢?我觉得很有可能是。

  如何疗愈这种网络上的“应激反应”?我觉得还是要借鉴心理医学的思维,需要耐心,需要共情,都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一想。

  经受大灾大难的强烈刺激之后,个人需要自觉的疗愈,社会也需要同理心来尽快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