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后方亦是战场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3月17日        版次:A11    作者:西篱

     杨杏芬(右三)和同事们研究疫情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志愿队出征

  □西 篱

  一

  到前线去!到抗疫最需要的地方去!

  己亥年除夕的前一天,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南方医科大学迅速成立新冠病毒肺炎防治指挥部。一支战胜过“非典”的英雄团队,给校党委呈上奔赴疫情前线的请战书。24枚指纹,像木棉花一样鲜红,是忠诚的力量在喷涌,是激情和信心,感动并激励每一个中国人……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一时间,学校党委收到上千份请战书。除夕夜,出征夜,13支医疗队乘凌晨的航班奔赴武汉……

  “这就是我们南医人!”杨杏芬教授告诉我,“主动作为,众志成城。无论前方、后方,都是战场。在这场抗疫之战中,我们以奋力担当的姿态,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杨杏芬从小向往白衣天使形象,16岁考进中山医学院卫生系(现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公共卫生专业,毕业后留校。新世纪初,已经是大学教授的她,被选拔到广东省疾控中心工作。那时省疾控中心尚在海珠区狭小简陋的办公楼里办公。在实验室埋头工作17年!她投身并见证了广东公共卫生体系的重构和发展历程,为之奉献了17年美好年华。

  2017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任上的她,被引进到南方医科大学工作。从学校又到学校,从实验室到会议室,生命在相对熟悉的环境里移动,做的依然是同样的事情,面对的依然是学生和公众,研究的是疾病与健康危险因素,服务的是社会,为政府在公卫领域的决策提供依据,做公卫领域的吹哨人。

  这个学者和管理者两种气质的娇小女性,思维敏捷,语速节奏快,她说:“我的个性也是被工作和职业塑造了,变得风风火火。当我还只是个女孩子时,不是这样的。”口罩上面,眼镜后面,她笑盈盈的眼睛有智慧又温柔的光芒。

  2017年末,杨杏芬与1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领域专家一起,站到了第十八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颁奖台上。为她颁奖的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说:“作为地方机构的专家,杨杏芬教授在省级的层面发挥了一个国家级专家的作用。”

  杨杏芬是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毒理学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应用毒理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毒理学体外测试替代法研究。2010年,她获卫生部批准,担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2011年起,成为联合国联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专家,参与国际食品安全评估工作。

  作为一名“公卫人”,杨杏芬对“公众健康至上”这句话,有特殊的理解和体会。

  记得去年秋天,在南医大公卫学院新生见面会上,作为学院院长的她面对那些刚进校门青春勃发的新鲜面孔,恳切地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也许你们会觉得委屈,因为临床医学的所有课程你们都要学习,还要学习多门专业课程,丝毫不轻松。你们毕业后也许挣的钱不如临床大夫。但是,你们重任在肩,因为你们将要面对的,是关系到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人民健康问题。护佑群体的健康是公卫人的使命。你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健康相关问题,预防疾病,控制危害,促进健康……

  二

  短短几个月后,她和这些年轻人,他们和全国人民,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

  疫情阻击战打响,杨杏芬率领公卫学院的师生投入战斗。

  已经回湖北黄冈探亲的博士研究生刘文辉,毫不犹豫申请就地投入战斗。杨杏芬叮嘱他保护好自己,一切听从当地疾控部门调遣。刘文辉连夜驱车4小时,于大年三十清晨抵达武汉,加入武汉市疾控中心工作,食宿自理。

  至今,刘文辉仍在武汉抗疫一线,负责流调(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整理和病家消毒等工作。

  特种医学博士生周志超,也是在除夕夜就随校工作队奔赴湖北黄冈等地,参加新冠病毒检测工作。他们是以最美“逆行者”身影奋战在前线的南医公卫人。

  南医公卫学院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院里集聚了包括杨杏芬、俞守义、邹飞等在内的众多知名专家教授。他们参与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区分级指导,分片对全省8个地市疾控的流调工作进行指导和质控,特别是当前复工重点场所和人群的指导,以其专业特长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意见。

  省教育厅成立了疫情防控专家组,邹飞和杨杏芬担任副组长。

  杨杏芬教授还多次参加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的疫情形势分析会议,研究相关材料,时常要工作到凌晨两点。

  三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中国的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开展科研攻关。病原学及检测技术和产品、流行病学,临床救治,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五大主攻方向已经确定。

  这其中,高校是最为精锐的科技力量之一。

  回想起来,杨杏芬自工作以来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春节期间大年初五下午,她召集院里各专业权威专家教授,确定科研攻关团队和方向。大家自此放弃了假期,迅速忙碌起来。

  流行病学系主任毛琛,是年富力强的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在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深入研究方面,毛琛教授率领团队中标了由李兰娟院士组织的浙江大学新冠病毒肺炎应急科研专项项目。

  那是一段不分昼夜的时光,他们对世俗的生活失去了感知,眼里只有防控、科技防控!

  人类的幸运,就是因为有科学,有这些日夜兼程无比专注的人!

  时间就是生命,他们的每一点收获和进展,都极大地增强我们抗击疫情的能力和信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奋战中的南医公卫科学家们,常常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

  生物统计系的欧春泉、陈平雁、陈征教授,与广州呼研院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开展的科研攻关,是从大年初三就开始的。2月6日,他们的成果投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并同时在医学预印本(MedRxiV)网站公开发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正式研究论文于2月29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EJM在线发表,浏览次数达28.4万,下载量达13.5万。

  彭鸿娟教授针对COVID-19的流行与致病规律和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分析COVID-19的病死风险因素,发表了综述论文。

  张宝教授对病毒变异进化的分析研究成果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发表,并在中国知网首发。

  赵卫教授开展新冠病毒跨种属、病毒复制的变异机制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

  张其威教授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以及新冠病毒对人体细胞的感染性研究,从动物粪便中分离鉴定出新冠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

  为解决病毒的快速筛查和流行病学研究,唐时幸教授积极研制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抗体检测试剂,已取得一定进展。

  同时,院里还有多位教授与国内多家单位联合攻关,牵头或参与多项国家、省和市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项目的申报。

  四

  杨杏芬一直在思考,疫情期间,保护社会大众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

  大年初四开始,学院流行病学系和生物统计系的老师们就开始设计问卷,通过技术支持建立校园健康信息平台。

  “南方医科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信息融合平台”全面启动后,他们每周两次对平台所有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专业报告,定期向学校病毒防治指挥部呈送,并汇报到上级教育管理部门。

  杨杏芬率领师生们对学生总数4万余名的省内三所高校,以及广东省一家员工达15万人的超大型密集型企业,进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调研报告提交给相关管理部门,为政府就重点场所和大型密集型场所制定复工复学防控精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

  疫情期间,公众急需了解相关知识信息。立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杨杏芬组织师生们编写疫情防治科普作品,除了在学校和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网站网页发布外,还与“广东疾控”、“健康龙华”等平台联合发布,“广东教育”等多个平台竞相转载,累计点击阅读量超过45万次。

  考虑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线上交流便利,疫情会造成心理伤害和大众心理的“共情”现象,杨杏芬认为,帮助人们振作、抵御负面情绪,变得非常重要。

  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心理学系动员起来了,赵静波教授牵头完成了覆盖全省100多所高校36万余大学生在疫情影响下的心态调查和报告撰写。他们还编制《高校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工作要点速查手册》,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并通过微信公众号、QQ在线心理咨询、公益讲座、直播微课等多种形式,针对社会大众和高校学生,广泛开展疫情期间心理援助服务。

  病毒学家赵卫、公共卫生专家邹飞、疾控专家陈晓光等教授,也一一走到镜头前,耐心细致传授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平息公众的恐慌。

  五

  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些感人的画面——抗疫战场上,我们看到最多的身影,除了医护人员,就是志愿者!

  上善若水,水的流动,是传播和融合。志愿工作人人可以参与,志愿者群体扶弱济困,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善和爱,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在今天,志愿精神已经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2月11日,南医公卫学院的志愿专家团在三小时内组建起来,15名专家迅速对接梅州、河源、阳江、茂名等8个地市疾控,对口支援当地的流调工作。针对各地的技术培训需求,专家团联合省疾控中心,杨杏芬主持,开展远程视频培训,详细讲授了现场流调、疫情风险评估、聚集性疫情的分析思路和处置、各类疫情处置相关场景的个人防护等实用技术和方法。

  2月18日,王亚惠副书记迅速协调学生志愿队的组建,也是短短几小时内就有74名师生踊跃报名,最终选定26名研究生为第一批志愿者,组建“公卫击冠青年志愿队”,他们的专业覆盖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流行病与生物统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放射医学和病原生物学等,助力省疾控中心和广州市疾控中心,赴火车站、机场、汽车客运站等重要场所进行环境采样,评估人流密集场合的疫情风险,协助整理新冠肺炎病例资料以及无症状感染者信息,梳理密切接触者的行迹等……

  至今,尚有部分志愿队成员驻点于东莞、佛山、惠州等市。谈及这次出征,志愿队的陈嘉婷同学情不自禁地告诉笔者她的经历、成长和收获……

  六

  三月细雨茫茫,伫立雨中,似听见仲春足音,万物出乎震,春雷惊百虫。

  结束了对南医公卫人集体的采访,抓紧傍晚回程的时间,在车上和杨杏芬教授再聊一会。

  从事公共卫生教学科研和疾病防控30多年了,她主持完成了3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大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共卫生实际,解决了多个疾病防控工作技术难题。

  她培养的60多名卫生毒理学、分子流行病学、食品安全和卫生检验检疫等专业方向的科研型硕士研究生以及公共卫生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陆续走向广州、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公共卫生战线。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她将习总书记的这番话,寄望于他们。

  她曾连续三届担任广东省人大代表。履职15年,她为维护公众健康建言献策,领衔提交了80多份议案。

  南国战“疫”有她的身影和奉献。

  回想起17年前的“非典”,大战之后的紧张和酣畅犹在……

  事实上,近20年来,几乎每一次发生在广东的疫情,都有她的冲锋陷阵。

  后方也是战场,公卫领域她驰马扬鞭,率领南医公卫人走在科研、流调、防控、志愿服务的前面。

  她说:“反应要快,甚至要超前,这就是我们公卫人的特点。”

  我问:“杨教授,三十多年了,您累吗?”

  她平和地说:“责任和担当,应该的,不累。”

  微微的笑容,令我感受到她精神上的某种力量,温柔而有韧性,执著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