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学生 作文[

江山日月明,美德代代传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4月10日        版次:A13G    栏目:花地    作者:梁欢庆

    

  □梁欢庆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10)班

  近日,课堂上的两张照片引发了我们的热议。第一张,懵懵懂懂的小患者在治愈出院之时向护士阿姨鞠躬致敬,而面对这看似微小的举动,护士也回以鞠躬。画面亲切温暖,令人感动;另一张照片是上世纪初某院长在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向他鞠躬致敬,他也顺势回礼。这两张跨越时空的照片带给我别样的收获,我不仅看到医患之间的互相尊重,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文明美德代代相传。

  鞠躬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真诚的致谢,更有一种暖心的厚重。小患者在出院时向医护人员鞠躬,体现了他对医护人员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则来源于他在染病期间住院,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与用心治疗。这次疫情期间,广大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逆行的身影成了疫区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致敬,小患者的鞠躬正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敬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素有尊医重卫的传统,这种传统从未随时代改变而褪色。而医者与患者互相鞠躬致意,让人感受到病人与医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感恩。这两幅图,展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相互敬重的传统美德,给新时代的我上了一堂思德课。

  然而知之非难,行之惟艰。现实生活中因不体谅、不尊重而导致的冲突偶有发生,似乎互敬互爱的文明美德正在离我们远去。可是,我们更应当看到,古有张仲景不忘人民疾苦,对普通百姓的伤寒疾病关怀在心;今有疫情期间,医生和患者在病房里共同战斗,互相鼓励——“不要放弃,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扛过去。”不同的时空,相同的鞠躬,两位小患者的文明举止何其相似,“跨越百年的鞠躬”,不正昭示着互敬互爱之风并没有遁失在时间长河中,互敬互爱的文明之风依旧温暖着医生和患者的心。就如同古有理学家杨时的“程门立雪”,为等老师醒来,久立于凛冽寒风之中,尊师重教的传统深入人心;今有扬州大学的“上课礼”,在开学第一课用最熟悉又陌生的仪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用实际行动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美德从未断绝,它在代代流传。

  鲁迅先生曾劝告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心中怀着一个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通过行动将文明礼仪的火炬传承下去,一定能照亮前方的路,照亮我们心中的梦。这别样一课,触我心灵难平息,荡我心潮良久已。泱泱中华,如红日初升。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坚信,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传承中华美德,传统的力量定能在新时代久久不息,美德的形象定能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