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华师附中名师夏俊萍谈学生的阅读与写作:

如何降服作文这只“诱人的老虎”?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4月12日        版次:A06    栏目:人文周刊·广角    作者:孙磊

     ◀夏俊萍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198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华师附中任教,曾担任广东奥校德育组长,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语文考卷多达60分的作文题在很多学生眼中如同一只诱人的老虎,想要降服却又害怕。近日,花城出版社推出作文集《学霸写作力——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奥校初中作文精选》,在该书主编夏俊萍看来,写好作文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得靠平时多读、多写,但怎么读、怎么写?读又如何有效转化为写的养料?其实是有法可循的——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诗和远方。

  语文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天边的白云,如血的残阳,奔腾的长江,无声的冷月,名城故都,国色天香,它们让人惊叹,让人留恋,我们在惊叹和留恋时就是在学习语文。我们欣赏都市白领的自信,我们悲悯流浪的小猫,我们为辛勤的快递哥点赞,这时,我们也在阅读语文!语文是汨罗江里的屈原,是“一樽还酹江月”的苏轼,是辛勤的妈妈,是我身边的老师,是我面对的几百位年轻可爱的同学们!

  语文是教材,语文更是生活!

  语文的世界太丰富了,所以语文易学,也难学!

  怎样阅读——

  立足课本,面向课外。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要进行经典阅读,拒绝庸俗阅读;

  要进行脑力阅读,拒绝轻松阅读;

  要进行丰富阅读,拒绝单一阅读。

  如何写作——

  要做老成少年,写思索文章;

  要做率性少年,写真实文章;

  要做独立少年,写犀利文章;

  要做清醒少年,写清晰文章。

  阅读书目推荐

  初中一个班有三分之一看过《红楼梦》

  羊城晚报:当时怎么想着要出这本书的?

  夏俊萍:当时没想着出书,从高中下来教初中,发自内心地觉得初一的孩子好可爱,这届学生又是自己教的最后一届学生,很想给他们多做一点事,以前也会给学生出一点作文集之类的,但是都比较简单粗糙,这次我想出一个精美一点,有收藏价值的。所以就利用假期的时间联系家委会和朋友,把这本书稿给初步整理出来了。

  羊城晚报:你们班上这些小孩平时都读什么书?

  夏俊萍:我们推荐了很多阅读书目,文学的、艺术的、美学的、科学领域的都有,不少是高中生在看,甚至有些高中生都没看过的。这些小孩的接受能力太强了,大脑像海绵一样,能吸收很多。

  我在给学生上《红楼梦》选修课时,我说你们那么小听不听《红楼梦》,听得懂吗?七八年前还有很多高中学生没有看过,而现在这些初中的“奥仔”真的很厉害,一个班有三分之一举手说读过,而且不是少儿缩写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甚至还有看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羊城晚报:这么小的孩子看得懂《红楼梦》吗,比如里面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故?

  夏俊萍:很多小孩家庭阅读环境好,理解能力也很出乎我意料,不过哪怕他现在上这个课读不懂,或者上完还是不喜欢读也没有关系,因为上完课他就对这本书有印象了。等到三四十岁后,有了些人生阅历,经历了一些悲欢离合,那时就容易读懂了。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在他人生的某个阶段某个契机下,阅读对他就产生了影响。

  羊城晚报:平时你们会提供一些书目让学生去阅读吗?

  夏俊萍:对,现在的教材编得挺好,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要读两本名著,比如说现在要读《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两本的规定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小孩,所以我们会推荐一些别的书目,比如《谈美书简》《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等。

  读与写的转化

  两种作业:生活札记、阅读札记

  羊城晚报:读怎么转化为写的资源?

  夏俊萍:是的,有些小孩有这种情况,读得多未必会写。所以我就要求他们必须交两种作业:生活札记、阅读札记。生活札记就是随意自由地写生活中的见闻,阅读札记就是读后感或文章鉴赏,每周都写,不限形式,要求至少600字。初一时还有一种形式,比较灵活,就是读到一段文字,觉得写得好,就抄下来再点评,不要求成文成章,能提升品析能力就好。

  “独学而无友”,有时对札记和堂上作文,也会让学生组成评阅小组,相互评点,共同进步。我要求他们首先必须找到他人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某个词某个句子用得好也要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

  除了上面两种作业,还有一项也是我们学校的传统,就是做摘抄,无论是什么领域,哪类文章,只要是好的语段,甚至一个好的标题,你觉得好就要抄下来。语言怎么来的?肯定是靠后天积累。报刊、课本、名著等都是摘抄来源,哪怕你在街上看到一句很好的广告词也可以抄下来,要有这个抄录习惯,本子是越做越厚,从初一开始摘抄,到初三,甚至高三都能用得上,关键是抄着抄着语感就强了。还有就是写日记,主要是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不用给老师批改,这种自由写作更有愉悦感。

  羊城晚报:平时课堂教写作,偏重应试作文训练,还是自由写作?

  夏俊萍:堂上作文训练无所谓应试不应试,应试作文训练与自由写作,两者也并不是对立的。学生语文素养好,有思想、有语言积累、有文章架构能力,那么,你出什么考试作文题目,都是可以写好的。我不喜欢用“满分作文”的标准或格式化来约束学生写作,我们更强调原生态的写作,笔下喜怒哀乐皆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灵性、有意思,学生也才喜欢不断地写,才有可能把写作当成一种很自然的行为,甚至内化为一种习惯。如此,他的堂上作文自然就会写好。

  阅读和写作没有什么捷径,真的要靠平时积累。到初三、高三,老师们会教学生如何应考,但平时我不会这样讲作文。考场作文想写好的前提是你平时就有比较厚实的基础,否则就算你教他许多技巧,他的思想、语言如果跟不上来,写出来的文章还是肤浅、幼稚的,没有可读性。所以,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不会刻意从应试角度去指导,“我手写我口”这种原生态的写作是对学生写作热情的保护。读和写是一对伴侣,不可分离。一定要给学生不断灌输多读、多抄、多写的“三多”理念,因为读和抄是吸收养料,写是输出训练,吸收和输出要平衡,否则学生要么会感慨“无东西”可写,要么写出来的东西面目可憎。

  培养目标

  让孩子爱读书爱写作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孩子作业多,还要上课外补习机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的阅读兴趣?

  夏俊萍:这个其实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一周会拿一节课出来让孩子们专门阅读,这节课是最安静的,我除了了解他们看什么书外,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干涉,这样的课堂,真的能让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的快感中。学生之间会互相影响,会互相推荐好书,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堂上没读完的书,他们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想方设法读完。一学期下来,有的同学可以读好几本“大部头”。我们有的老师不嫌麻烦,也会领着学生到学校图书馆上阅读课,学校图书馆藏书不少,那里也是学生阅读的乐园。

  其实我们的课很少,一周只有五节语文课,很多学校都是六节,我们还有两周一次的堂上作文,有时候一周只有三节是老师授课,这就促使老师授课时要精讲,要很注意课堂效率。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读好书能收获中的效果,读中等的书就只能收获差的效果,读坏书就如同跟坏人做朋友,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羊城晚报:武侠书也可以读吗?

  夏俊萍:可以的,我们高中还有专门的金庸武侠小说选修课,我现在教的一个学生就很爱看武侠小说,作文写出来的情节环环相扣,可精彩了。当然读书的时间要控制好,老师要加以引导。

  羊城晚报:如果不是为了应试,那么你们的作文培养目标是什么?

  夏俊萍:我们的培养目标主要就是让孩子爱读书爱写作,希望能养成终身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像方舱医院那个“读书哥”一样,阅读已经成为他内心很平和、很强大的武器。即便学生不一定爱写作,但他以后在科研里也要顺利完成他的论文写作才好。

  钟南山前段时间也讲过,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跟其他学科关系也非常密切。因为涉及基本的文字表述能力,所以让写作能力得到提高,都是我们语文老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追求的目标。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基本上在中考、高考中的作文都不成问题。有人以为我们学校偏理科,语文成绩相对不那么优秀,其实不是的,我们毕业年级的语文成绩是很不错的。

  教与学

  不要用成年人的思想去要求小孩

  羊城晚报:有没有碰到一些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也写不好,这个时候怎么办?

  夏俊萍:都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其实写作还是一个挺难的事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大工程,所以我一方面鼓励孩子去写,让他们感受到写完后、写好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把写作文当作一个任务去严格执行,有些事情虽然你没有兴趣,但是你有责任必须完成。

  比如之前有个小孩,在我上《爱莲说》的时候,他提出一个观点,为什么淤泥明明给荷花提供了养料,还被嫌弃,说出淤泥而不染呢?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新颖,就让他就这个观点展开写一下,全班同学连题目都帮他想好了,就叫《爱泥说》。一开始他不愿意,说自己不会写,我说你必须写,然后提醒他观察一下荷塘里的泥巴跟我们平时踩在地上的泥土有什么不同,泥巴有哪些种类,为什么大家讴歌大地母亲养育花草树木,却嫌弃池塘里的淤泥?再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比如有些母亲她可能很普通,但是养育的孩子非常优秀……后来这篇作文获得了学校作文比赛二等奖。

  这个孩子在写的过程中非常痛苦,但是写完非常有成就感。很多小孩真的有他的灵性,非常有创造性,这个时候你就要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给他一个驱动性的任务,如果这个事情我不逼他写,可能这一瞬间的灵光就浪费了。

  羊城晚报:积极光明的主旋律、正能量的内容,该怎样避免模式化地去写作?

  夏俊萍:所谓的主旋律的东西,在我看来是我们大家共同认为的善的东西,比如疫情期间的志愿者,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肯定都是人性的善的表现,你非要去批评那就是三观有问题;同样,一些丑恶的行为,如果有人赞美,肯定也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鲁迅的文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骂也骂得很精彩,同时他也写了像《朝花夕拾》那样非常美好的散文,所以不要规定孩子非要写什么,他们的价值观是在不断成长的,不要忽悠小孩,也许他们现在可以被忽悠,长大了就会觉得自己上当了,我们要教他们理性看待事物,不要着急下结论,面对现实中发生的事,我们可以跟他们商榷,可以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屏蔽。

  基本上,写作训练是有几个层次的要求的,第一文从字顺,第二生动感人,第三有思想高度。但在教写作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你不能用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去限制,不要老是用成年人的思想去要求小孩,顺着成年人思想写出来的东西会越来越像官样文章,不好看。小孩子的文章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有自我的个性。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孩子生活经验相对单一,会不会在写作文时出现雷同现象?

  夏俊萍:有的,比如刚上初一时,我们有一次考试,写一个在雨中的话题,很多学生就写送雨伞,在雨中陌生阿姨送给他一把雨伞,或者妈妈来送雨伞,然后他就落下感动的泪水。当时我挺惊讶的,这个题材不仅仅是重复的问题,难道雨中就没有别的事情发生吗?这说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

  我在课堂上就问他们,走在路上,一个陌生阿姨给你送雨伞,你就落泪了,这个素材可信吗?反正我不相信。孩子们听了都大笑。写作还是要有真情实感,写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家庭教育

  要慷慨地表扬孩子

  羊城晚报:在孩子的语文教育中,您认为家长应该起怎样的作用?

  夏俊萍:具体做题之类的,我建议家长不要干涉小孩,比如他今天是写语文的文摘呢,还是写日记呢,具体这些东西不要去管他,但是在他处在转折点的时候,或者他出现瓶颈低谷的时候,家长的作用就要显示出来,要去鼓励和引导他。

  我认为写作真的是靠鼓励出来的,家长、老师都要慷慨地赞扬孩子,哪怕只是写出了一个好的句子、好的词,都要不吝赞扬。比如天气很好,学生会用 “春和景明”去描述,就值得表扬。

  基本上,每次批阅完作文,我都会选一些写得好的文章表扬,有时会有意地选一些成绩中下同学的作文,找到他们文章的亮点,大力鼓励。咱们中国人比较吝惜赞扬,特别是对孩子,往往担心表扬会让他们飘飘然,也有人跟我讨论经常夸小孩,将来出社会后会不会承受力不足,经受不住批评。在我看来赞扬学生,是教育不可缺的,只要抓住学生具体的某一亮点去赞扬(不是泛泛地表扬),学生获得鼓舞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内心装着很多很积极的东西,它有免疫力了,他有分辨能力了,这样当面对负面的东西时,自然会不受侵害。

  羊城晚报:现在的家长和以前的家长比较,有什么不同了?

  夏俊萍:总的来看,现在的家长素质更高,对学校教育和孩子的教育更重视,也更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起到的正面影响更大。不过,现在的家长会出现集体焦虑现象,在发达的信息交流中,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学得更多、更优秀时,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应试技巧

  考场作文要尽快点题紧扣主题

  羊城晚报:近些年的高考改革对中学的语文教学有哪些影响?

  夏俊萍:近些年的改革对语文来说是有利的,在奥数竞赛上很多优惠政策都压缩了。以前语文哪怕差一点,竞赛成绩很好也能上清华北大。现在政策调整就是要提升母语教学的地位。

  羊城晚报:作文教学更重视议论文体裁吗?

  夏俊萍:从教学大纲来说,初中以记叙文为主,到了高中就要掌握议论文写作。高考作文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作文题目一般没有文体限制,写记叙文、议论文都是可以的。

  当然,应试作文也有技巧,比如考场作文,尤其是记叙文,忌讳入题太慢,总共才写700多字,写到三四百字还没进入正题那是不行的,如果是平时写作,全文写2000多字,入题慢点,铺垫多点没关系,但考场作文需要尽快点题,紧扣主题去写。

  羊城晚报:作文审题怎么快速抓住关键词,做到审题快、准、狠?

  夏俊萍:我近来在线上教学时有一课就是专门讲审题的,比如说“多走一步”这个题目,关键词就在“多”字上,这个“多”怎么体现出来?可以是跟人家比——别人懈怠,我努力了,就是“多”;也可以跟自己比——以前偷懒,现在勤奋,这就是多走一步了。写作的时候肯定要通过一些比较,哪怕一小段,也要让人感觉到你写出了这个“多”的意思。还有的题目的关键词容易被忽视,比如“这也是一种美”,这个“也”字怎么体现?——就是平时一般不认为是美的事物,在某个特殊的环境下它其实也符合审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