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小巷子似乎通往荷塘深处 |
村里的老屋因这些壁画焕然一新 |
“美好新农村”气氛热烈 |
走在街上,似在梦中 |
下廓后街的梅兰竹菊展示着传统文化 |
|
|
□道哥 文/图 外公亲手建的四层小楼就在广东清远市南门街起凤里。在清远还只是一个县城的时候,这里曾是小城的中心。 古旧的骑楼、麻石板小巷,到处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建筑。那些斑驳外墙上,还能看到“新华书店”、“清远酱油厂”等古老的标志。城隍街口一长排废弃的大型两层楼建筑,以前是老国企的房子,后来卖给了私人老板,却任凭它风吹雨打。北江在这里绕着大圈走,对岸是广阔的新天地。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建设,为了吸引人们过河,市委市政府几套班子全都率先搬到一片农田里。后来,房地产商来搞建设,随便一个盘都是上千亩规模,比起拆毁这一堆老建筑,新开发地盘的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而且在清远,很少楼盘会主打“江景”这个港式概念,因为没意义,谁家门口还没一段江水呢?时间,就这么意外地凝固在这里了。 如今可能是有人觉得旧房子实在太破旧,于是各种建筑外面,被描绘了一番。北江第一座大桥姊妹桥下,画点美好新农村;下廓后街,显眼的墙上,梅兰竹菊,传统节气,一一展现。这些壁画,水准肯定是别想了,但是,多少也有些诗情画意吧。我反正挺喜欢的,拿着相机随便走走拍拍,发到朋友圈里,朋友们说:“看起来好有感觉。”是啊,高楼大厦的角落里,突然有这么一段被遗忘的时光,要是拍一部冗长的文艺电影,说不定,就成就了清远的北江文化梦呢? 《大美中国》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以纪实性的图片为主,紧扣“大美中国”主题,内容不限,可人可景可物。投稿请发至邮箱:ywdmzg@163.com,并请以“大美中国”为邮件标题,同时提供个人信息包括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 统筹/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