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会向它屈服!”

失聪的贝多芬 用灵魂谱写奇迹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5月14日        版次:A11    栏目:晚会    作者:刘植荣

     贝多芬墓

     1820年的贝多芬 (德国画家约瑟夫·卡尔·施蒂勒 绘)

     贝多芬用过的助听器

     使用助听器的贝多芬

     贝多芬葬礼 (奥地利画家弗朗茨·泽维尔·斯托博 绘)

  □撰文/供图 刘植荣

  今年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827年)诞辰250周年。“乐圣”贝多芬是世界各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之所以伟大,除了创作了数百首顶级音乐作品外,也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励志榜样,他的绝大部分作品是耳聋后创作的,他用灵魂谱曲,创造了人类的一个奇迹,成为一座崇高壮丽的艺术丰碑。

  1

  贝多芬26岁时开始耳聋

  1802年10月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海林根施塔特疗养时写下了遗嘱,遗嘱是写给自己两个弟弟卡尔和约翰的,并注明他死后才能看遗嘱。贝多芬把这个遗嘱锁进自己书桌的抽屉里,直到他去世才被发现。

  贝多芬在遗嘱中称,他自己隐瞒自己的耳疾已有6年:“我怎能让人知道我的一个感官出了毛病,而我的这个感官又比别人更强大;在这之前,我的这个感官确实比音乐界其他人的更完美!”

  由此推断,贝多芬是从1796年26岁时开始耳聋的。一个20几岁的以音乐为生的青年耳聋意味着什么?让聋子搞音乐,无异于让盲人搞绘画,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他担心外界知道自己耳聋,会对自己的音乐发展失去信心,从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再有,他还未娶妻,会有哪个正常的女孩子愿意嫁给一个残疾男人呢?

  贝多芬耳聋初期,人们与他交谈发现他接不上话茬,以为他不专心“走神”,贝多芬也“将计就计”,假装自己交谈漫不经心总“走神”的样子,以此掩盖自己耳聋的秘密。

  从目前史料研究看,贝多芬的耳聋被外界知道大概是在1801年的时候。1801年6月29日,贝多芬给弗朗茨·维格勒的一封信中提到,维也纳综合医院的院长约翰·弗兰克用杏仁油调理他的耳朵问题,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恶化了,耳朵日夜嗡嗡作响。

  贝多芬在这封信中还说,他差不多两年没出席大的社交活动了,因为他不想对人家说“我耳朵聋了,你大声说”。他接着写道,在剧院,他必须离管弦乐队非常近,才能听明白演员说什么,在远处根本听不到乐器和人声的高音。

  从这封信可以推断,贝多芬在1801年6月29日之前对外界一直隐瞒自己耳聋的秘密。

  由于耳聋,贝多芬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他不敢“冒这个险”,怕被别人识破他是个聋子。为此,他感到自己很孤独。

  贝多芬在遗嘱中还提到,他因耳聋曾想自杀,是艺术和道德留住了他:“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想,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死亡愿意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吧,我将勇敢地迎接你!”

  由于耳聋与人交流困难,贝多芬转而热爱大自然,他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热爱田野……我对一棵树的爱胜过爱一个人。”他经常在乡间散步,不戴帽子,任凭风吹日晒,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至今仍有很多专家学者研究贝多芬失聪的原因。1910年,德国主任医师雅各布松发表研究文章认为,贝多芬是因梅毒导致耳聋的,而梅毒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2

  贝多芬722首作品中绝大部分是耳聋后创作的

  贝多芬发现自己耳聋后,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还加倍努力,有时每天写作18个小时,设法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会向它屈服!”

  贝多芬的助手约翰·内波穆克·梅尔策(1772年-1838年)为贝多芬发明制造了助听器,开始起点作用,但后来耳聋严重了,使用这些助听器没有任何效果。

  根据贝多芬的学生卡尔·车尔尼(1791年-1857年)回忆,贝多芬起先听不到高频声音,到1814年就什么也听不到了,他要随身携带笔记本和铅笔,让别人把对他讲的话写下来。贝多芬去世后留下400本这样的交流笔记本。

  贝多芬自己是大师级的钢琴演奏家,小提琴拉得也不错,他给乐队排练时,通过看演奏者的指法就知道有没有弹错音和力度强弱。乐手们则把一些技术性问题写在纸条上递给贝多芬,请他作答。

  1814年4月11日,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Op.97)首演,由于钢琴演奏家维也纳大公鲁道夫(他是贝多芬的赞助者和学生)的手伤了,无法弹奏钢琴,贝多芬就代替他弹奏。此时已经全聋的贝多芬根本无法控制力度,强奏时会猛砸琴键发出刺耳的噪音,弱奏时又过于柔和漏掉整组音。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演奏。

  绝大多数作曲家在钢琴上作曲,贝多芬也不例外。贝多芬用一根木棍一端伸到钢琴的琴箱内,一端用牙齿咬着,通过振动传导感知音高。

  1820年,英国的约翰·罗素(1792年-1878年,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到维也纳拜访了贝多芬,他描写道,钢琴这件乐器在贝多芬面前是哑巴,就像贝多芬自己是聋子一样。贝多芬弹钢琴时,通常一个音符也弹不出来,但他自己“思想的耳朵”能听到;他的眼睛几乎察觉不到手指的动作,这表明,他是跟随灵魂里的旋律的。

  目前整理发现的贝多芬作品共有722首,处女作是1782年他12岁时写的《根据恩斯特·克里斯托弗·德雷斯勒进行曲改编的9个钢琴变奏曲》(WoO 63),遗作是1826年10月完成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Op. 135),临终前的几天,他还写下了几段钢琴曲的乐思。

  在贝多芬有出版编号(一个编号可以有多首作品)的138部作品中,只有几部作品是他耳聋前写的,其他都是耳聋以后创作的。在他没有出版编号的228部作品中,大约有50部作品是耳聋前写的,其他都是耳聋以后创作的。

  3

  贝多芬在雷电交加中与世长辞

  贝多芬4岁起专心致志从事音乐学习与创作,忽视了身体锻炼,导致他身体状况一直欠佳。1792年移居维也纳后,他多种疾病缠身,除耳疾和视力下降外,还有溃疡性结肠炎、风湿病、肺炎、热病、心脏疲劳等疾患。

  1826年9月28日,贝多芬应弟弟约翰邀请,带着侄子卡尔到克雷姆斯河边约翰的酒庄度假,这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贝多芬在这里度过了两个多月的愉快时光。12月12日贝多芬与侄子乘敞篷车回到维也纳,旅途劳顿加上天气寒冷,贝多芬病倒了,他严重浮肿,并且咳血。

  12月15日请来了伊格纳茨·瓦鲁赫医生,医生给贝多芬穿刺排除腹腔积液,前后几次穿刺排除了大约57升积液。

  贝多芬的病情有所好转,侄子卡尔便在1827年1月3日去军营报到入伍,临行前,贝多芬拿起笔,写下了最后的遗嘱:“在我死之前,我宣布,我挚爱的侄子卡尔·凡·贝多芬,是我拥有的一切财产的唯一指定继承人。”

  脾气暴躁的贝多芬对瓦鲁赫医生的治疗不满意,便换了乔瓦尼·马尔法蒂医生,也就是泰蕾兹·马尔法蒂的父亲,贝多芬的著名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写给泰蕾兹的。

  然而,马尔法蒂医生的治疗完全不对路,他让贝多芬服用很多酒精饮料,并用草药蒸熏,这让虚弱的贝多芬病情急剧恶化。

  3月23日,贝多芬在最后遗嘱下面加上一条附注,这样能保证他的遗产全部归卡尔及其后代所有。附注加上后,贝多芬颤抖的手拿起笔,签上他的名字“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然后丢下笔,气喘吁吁地说:“好了,从现在起我不再写任何东西了。”

  3月24日,贝多芬深度昏迷,在这天进行了临终祈祷。

  3月26日下午,维也纳天空乌云滚滚,狂风大作。下午5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接着是一声响雷,贝多芬下意识似地举起右手,在空中停留了几秒便垂落下来,瞪大双眼,不向命运屈服的一代伟人离开了人世。

  4

  贝多芬的死因成谜

  贝多芬去世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827年3月27日,约翰·瓦格纳医生对他的遗体进行了解剖,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他死于肝硬化。解剖还发现,他听觉神经萎缩且没有髓质,听动脉膨胀。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贝多芬肝硬化,目前仍没有公认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他过量饮酒,有的说是因为他患有肝炎。也有人认为贝多芬是铅中毒,他服用了当时治疗梅毒的药物,而这种药物里含铅量高,由此认为贝多芬患有梅毒,梅毒后期也导致耳聋,这与贝多芬的各种病症吻合。但这种观点也遭到反驳,因为在贝多芬的时代,医生很少给梅毒患者开含铅药物。

  2007年,奥地利病理学家克里斯蒂安·赖劳尔根据对贝多芬的头发研究认为,贝多芬的医生在给他穿刺排除腹腔积液时,用铅盐清理伤口,由此导致肝硬化并进一步恶化,加速了他的死亡。

  5

  贝多芬的葬礼万人空巷

  贝多芬去世后,有人从贝多芬头上剪去一缕头发留作纪念,包括他的秘书安东·申德勒(1795年-1864年)、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希勒(1811年-1885年)。

  1827年3月28日,奥地利画家约瑟夫·丹豪瑟(1805年-1845年)制作了贝多芬的石膏面膜,接着为遗体穿衣。入殓时,贝多芬一只手握着蜡质十字架,另一只手拿着百合花。

  贝多芬的葬礼3月29日举行,众多社会名流参加了葬礼,有的抬着灵柩,有的举着火把,包括波西米亚的作曲家约翰·内波姆克·胡梅尔(1778年-1837年)、奥地利剧作家弗朗茨·格里尔帕兹(1791年-1872年)、奥地利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1791年-1857年)、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828年)。

  “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万人空巷,居民们自发走上街头送“乐圣”最后一程,送葬的人群从贝多芬的故居黑衣西班牙人公寓,一直蜿蜒到维也纳西北部的魏林公墓。奥地利剧作家弗朗茨·格里尔帕兹在致悼词时说:“正因为贝多芬失聪,他才用灵魂谱曲。”

  1863年,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将贝多芬的遗骸挖掘出来供专家进行研究,然后放置在铁棺中重新葬于原墓穴。贝多芬的几块颅骨被奥地利医生罗密欧·塞利格曼收藏,后来转由贝多芬研究中心收藏。

  1888年,贝多芬的遗骸被移葬到维也纳东南部的中央公墓32A墓区,与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等20几位世界著名音乐家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