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2位委员发言,有委员建议:

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医保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06日        版次:A04G    栏目:    作者:薛江华、李志洁

    

  羊城晚报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李志洁

  

  5日下午,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在珠岛会堂举行,12名广州市政协委员亮相发言,没有现场发言的委员都以书面形式建言献策。记者留意到,委员们的发言聚焦在疫情过后的复工复产、振兴广州中医药等热点话题。广州数十个政府部门负责人也到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建立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广州标准”

  

  市政协委员、广州中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根生代表民革广州市委员会发言,他建议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医保,鼓励中医药创新研究,建立中西医结合的预防医学 “广州标准”。

  刘根生建议成立市中医药管理局,各区设立相应的中医管理科室。他还建议将针对疫病的院内制剂使用,纳入中药治病机理研究和临床验证,开发更多对症有效的方剂方药。

  “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近日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的要求,尽快界定中医治未病可报销范围和标准。”刘根生建议将防疫中药、亚健康调理中药、治未病治疗项目等纳入医保报销并提高10%的报销比例。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将更多中医药“治未病”技术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

  他还建议整合省市中医资源,成立市中医预防医学研究院,应用大数据、AI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基础研究,对预防疫病、大病、慢性病效果良好的岭南特色治未病项目,探索推出行业标准。

  

  建议建立地方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

  

  市政协委员、民建广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冼聪颖提出统筹兼顾供应配套,促进上下游全产业链流动等建议,力促中小企业复产。

  冼聪颖建议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疫情后的物流成本,统筹兼顾供应配套,促进上下游全产业链流动,用好用足财税政策,促进企业复工资金流动。

  此外,他还建议对政府普惠政策,如五险一金减免、延迟、补贴等,可以自动执行,无需申报、审核、审批。发行地方长期债券,建立地方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设立政策性中小企业救助发展基金,专项救助发展基金以财政资金为启动资金,吸收撬动民间资金,专项扶持中小企业。

  

  建议加快推进“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建设

  

  市政协委员、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劲平代表九三学社发言,他关注的问题是“加速广州‘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建设”。

  郑劲平指出,根据相关战略规划,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就是签署第一批委省共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2016年,广州呼吸中心选址荔湾区大坦沙,作为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已顺利破土动工,预计2020年内完成项目封顶,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

  他说,目前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建设在基建方面顺利进行,但仍然存在建设用地不足和后续资金缺口等很多问题,由于2016年选址规划时大坦沙受当年广州市水源规划影响,未考虑规划建设呼吸传染病病区,这极大限制了突发呼吸传染病的整体布局及防控救治工作。此次疫情也充分印证,缺乏呼吸传染病区将无法及时收治病人,也难以组织开展积极高效的重大突发呼吸传染病的基础与临床科研和转化工作。

  为此,他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和加速“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建设,在呼吸中心总体方案、功能布局上要有更新更高的战略准备。他说,目前大坦沙工地东南边尚有一块约8000平方米(属于西郊村)空地,可满足新增呼吸传染病楼用地需求,但征地手续复杂时间较长,建议按“应急处理,特事特办”的建设思路加快办理。“建议引入各种社会资源,对经费缺口予以补足,加快中心启动。”

  

  建议发放“猪肉消费券”

  

  广州市政协常委、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曹志伟今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农业,他做了题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稳产保供推动畜禽养殖和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发言。

  为了刺激市场对生猪的养殖和消费热情,曹志伟提出了三个建议,整合农业用地,明确可用于生猪养殖的具体用地区域范围,将生猪养殖用地纳入“十四五”用地规划;建议对种猪场、规模猪场新建、改扩建猪场按照最低农业贷款利息予以贷款,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增设免息扶持贷款;建议政府部门发放“猪肉消费券”,拉动猪肉消费增长。

  此外,他也提出了因为生猪养殖导致的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规范实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生产和推广使用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