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

9大工程重点布局“三区四带”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12日        版次:A02G    栏目:    作者:王莉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莉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党的十九大后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第一个综合性规划。11日,国家发改委就《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介绍,《规划》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

  从2021年到2035年,《规划》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到 2035年推进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主要目标,以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举措。同时细化了2020年年底前、2021-2025年、2026-2035年等3个时间节点的重点任务。

  国家林草局规划财务司司长闫振表示,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力争到2035年实现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到210立方米,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60%,湿地保护率达到60%,75%的可治理沙地得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