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金町湾从一片滩涂变成滨海旅游胜地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王漫琪 脱胎于农村的汕尾市城区,是汕尾唯一市辖区。其下辖的7个镇(街道)95个行政村(社区)中,有相对贫困人口的行政村(社区)曾一度达到了73个,并有9个相对贫困村。如今,走进汕尾城区,宽敞大气、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花树掩映的城景,无不令人心旷神怡。该区2483户贫困户6973名贫困人口也已在2019年底全面脱贫。 汕尾市城区“颜值”与“气质”的变化,市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以及聚焦首位度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全力以赴打造“首善之城、善美之区”的有益探索。 密码1: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软弱涣散到法治示范 从昔日的滨海重镇,到如今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汕尾近年来越发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潮汕地区游客的旅游新宠。而坐拥7公里海岸线、有着“北纬22°海上香格里拉”美誉的金町湾旅游度假区更是游客们到汕尾后的必选项。 面对优美宜人的度假区,金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威却告诉记者:2013年以前,金町村其实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村里污水横流、村道狭窄,村民收入低,社会治安问题较多;金町湾也只是一片滨海荒土,“原生态”的海滩只能吸引零星本地游客前来游玩。 短短几年间,金町村不仅先后获得了汕尾市城区首批法治建设示范村、平安村、文明村等称号,还在2018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町村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陈威说,原村党支部因班子战斗力不强、推进工作不力等原因,被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 针对这一症结,金町村党组织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利用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新班子,并牢固树立起“党建引领、法治先行、文明塑造、实践规范、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有效杜绝了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配合。 “最开始听说要征地搞旅游开发,村民们基本没有人相信,生怕是来骗我们的土地的。”金町村村民苏文池说,在村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讲解相关政策、分析项目将给金町村带来的效益后,村民们态度才从最初的抵触反对逐渐转变为支持拥护。 为配合做好征地工作,该村退休党员干部和热心乡贤还组成了一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2015年以来,该服务队成功协助村两委解决大小纠纷68宗,将基层的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期。 得益于旅游项目的带动,金町村的房产租赁效益逐年攀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随之提升。“没想到过了六七年时间,村庄就大变样了!村民们不仅有房子分,还能到度假区就业,比起以前辛苦搞养殖,现在生活真的是好太多了。”苏文池说。 密码2:特色产业链接文旅,“中国蚝乡”迈向美丽乡村 红草镇晨洲村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蚝乡”。该村位于江河入海交汇处,拥有盐度、温度适中的天然优越环境,世世代代、家家户户都从事生蚝养殖或加工业,在2014年以前村民甚至一直拥有全国独有的“蚝民”身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蚝文化”。 记者日前在走访时看到,尽管靠养蚝富裕起来的村民已建起了许多小洋房,但乡间依然还留存着不少百年历史的“蚝壳厝”,并建有蚝文化展示馆、蚝文化公园,巷道间随处可见用蚝壳装饰而成的道路和以蚝文化为主体的精美墙画,记载着数百年来晨洲蚝民“讨海”的生活。 拥有秀丽风光和丰富海产资源的晨洲村,是人们休闲娱乐、寻径探幽的好去处,也是汕尾市城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起点。近年来,汕尾市城区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树立起“文化融入旅游,旅游带动产业”理念,大力支持晨洲蚝产业链发展。 “全村大约有两万亩蚝田,经过祖祖辈辈的探索和努力,这里培育出的生蚝新鲜肥美、酥甜无粕,闻名海内外。”晨洲村委会主任黄信杰说。 据介绍,为推动“晨洲蚝”更好地“走出去”,汕尾市城区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举办了两届晨洲蚝文化节,共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来参加,让这个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村庄一下子打响了知名度。如今,每天平均有两三百名游客到村中参观、品尝生蚝。 今年以来,汕尾市城区还成立专门小组落实晨洲蚝品牌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申请工作,保护晨洲生蚝品种的独特性。同时,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海洋大学专家、水产专家共同探讨晨洲蚝发展方向,切实推进蚝产业进一步发展升级。 近年来,晨洲村不仅严抓蚝产业污水排放,大力推进“雨污分流”工程,且推动环岛路11个景观点成功落地,新建和完善的蚝文化主题公园、乡情文化室、竹影蚝幽、林中绿道等主题游览点,星级公用洗手间、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已全部准备就绪,极大地提升了晨洲村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原本偏僻的小岛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