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小”产品成“大”物资,小企业派上大用场;医用防护服生产成江门制造新增长点

隐形冠军走上前台成抗疫英雄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12日        版次:A06G    栏目:■医用防护服行业    作者:陈卓栋、彭纪宁、马勇、谭耀广

     盈通新材料厂房内正在复卷的防护胶条半成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马勇 通讯员 谭耀广

  

  盈丰、盈通、铁金刚、多快好省……这几家江门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只是服装行业产业链上的普通一员,现在却成了医用防护服制作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防护胶条、热风缝口密封机……这些企业供应的原料和设备,为新兴的江门医用防护服产业打下坚实基础。羊城晚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从原料制作、加工设备到防护服制作,一条完整的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已在江门初步形成,未来有望继续扩大规模,为江门制造提供新的拳头产品。

  

  服装业老兵

  遭遇市场饱和

  

  记者了解到,江门拥有完善的服装制作产业链,盈丰、盈通、铁金刚、多快好省等企业作为产业链一员,主要生产特种功能面料和生产设备。

  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坤焕介绍:“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特种功能面料,如防风、防水、快干、透气等功能的面料,一般是用在户外露营帐篷、风衣、冲锋衣、运动服装、户外越野背囊及防护罩。”至于江门市江海区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强说,作为服装生产设备的供应商,该公司生产的热风缝口密封机,日常用于户外装备用品、运动服装等产品的制作,“像登山服、潜水衣、航海服、滑雪服、防寒服、飞行服等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热风缝口密封机。”类似企业还有盈丰智能装备、多快好省机械等。

  以往,这些企业的产品并不显眼,不为外人熟知,产品供应也几乎处于饱和。如盈通新材料的主营业务——热封胶带生产,在10多年前曾是高利润行业,但随着近年来市场饱和,效益逐步下降。铁金刚机械的热风缝口密封机,同样经受激烈竞争,企业虽仍是行业龙头之一,但盈利前景并不太乐观。

  一场疫情,让这些企业的命运为之一变。

  

  疫情酿新机

  产品反成抢手货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1月中旬工信部紧急协调医用防护服制作相关企业紧急复工。从前默默无闻的企业,走到了舞台前。

  盈通新材料公司接到了复工的请求。“医用防护服制作使用的胶条,其实也是特种功能面料,只是它的防水、防菌、防病毒等要求比一般面料要高。”梁坤焕说,公司一直有相关的技术储备,只要调整下生产中的一些技术参数,公司就能生产急需的防护胶条。1月27日,该公司紧急复工。为满足工信部调度,梁坤焕还推掉了早已签好的订单,“疫情防护要紧,赚钱的事先往后摆”。

  铁金刚机械公司收到了物资调拨的请求。“热风缝口密封机只要调整一些参数设定,就能用于生产医用防护服。”从1月中旬起,刘国强就在协调公司的产品库存调度以及生产线复工。“兄弟,抱歉,现在我们的机器优先满足湖北前线……”从1月中起,刘国强每天不断推掉其他客户的订货需求,“这样的电话1天不下10个”。

  还有盈丰智能装备、多快好省机械……从1月中旬起,江门众多企业紧急复工,支持全国医用防护服生产。据江门市工信局统计,截至5月,江门共向湖北、河南、北京、山东等地供应密封机近4000台,占全国调度总量的四成以上,占广东省调度总量的六成以上;全市向省内外调运防护胶条约9亿米,可满足9200万至11500万套医用防护服的生产需求。

  

  抗“疫”动员

  孕育新产业链

  

  “很多防疫应急物资其实与传统产品关联度很高,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产品不仅附加值提高了,用途也更广泛。”江门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江门在此次战“疫”中,显现出了医用防护服生产方面的巨大潜力。为弥补医用防护服生产“空白”,江门市工信局、江门市发改局等部门紧急协调广东宏健医疗器械公司转产,随着2月6日该公司第一件医用防护服诞生,江门的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宣告形成。

  “我们鼓励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成具有较强产业辐射力的龙头企业。”江门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江门未来将继续扶持这些企业发展,让医用防护服生产成为江门制造新的增长点。

  

  记者手记

  “隐形冠军”未来可期 江门制造大有希望

  

  今年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医用防护服制作企业,其中不少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如占据“半壁江山”的盈通新材料公司、拥有多项密封机制作技术专利的盈丰智能装备等。

  走进这些企业,记者第一印象是“大隐隐于市”。企业厂房隐藏在江门各个工业区中,规模并不大,此前仅为服装制作产业中的一环,企业品牌听起来也很陌生。以一贯眼光视之,这些企业从事的不过是“夕阳”行业。

  然而在这次抗“疫”中,这些企业纷纷爆发出巨大能量,供应出占全国调度量四成以上的热风缝口密封机以及9亿米防护胶条,其产能令相关部门为之惊喜。江门市工信局称赞,相关企业为全国提供了大量“江门制造”的防疫产品,既保障了江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为全省、全国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作出贡献。

  厚积方可薄发,这些企业在此次抗“疫”动员中取得的成绩并非偶然。作为广东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江门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在完善的产业体系、齐全的行业门类、规模的产业集聚支撑下,相关企业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防疫物资生产供应能力。

  不可否认,“夕阳”产业在江门市制造业中占比较大,且大多处于产业成熟阶段。虽然市场增长率不高,但其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为其他产业提供基础性资源、原材料、中间品,是维持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此次抗“疫”经验为未来江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经典示范“案例”,只要整合现有生产能力、坚持研发投入、深挖潜在生产能力,让“隐形冠军”们凸现出其真正价值,江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就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