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一个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21日        版次:A07    栏目:如是我闻    作者:李雪涛

    

  李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住在大阪“南方”的酒店中,大堂处放着一些花里胡哨的各式刊物,供客人阅读。在其中我发现了《一个人》(ikkojin),多年前我曾得到过这份刊物有关日本佛教寺院的“保存版特集”。这个名字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禅宗的语录中经常有警告陷入喧闹繁盛的场景之中的字句:“尽是一队吃酒糟汉,与么行脚笑煞人去。兄弟莫只见八百一千人处去那里,不可只图热闹。”

  “一个人”的德文是allein,中文实际上还有“孤独”的意思,这实际上是人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因此儒家特别强调“慎独”:在闲居独处之时,尤其要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行为。朱熹认为,对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的细微之事,君子应常存敬畏之心,不敢稍微有所疏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司泰尼(Antisthenes, 约前445-约前365)在回答自己从哲学中究竟获得了什么这一问题时,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所谓的同自己谈话的能力,实际上是自我反省的能力,是“慎独”的功夫。人只有不断地同自己谈话,才能发现另外一个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

  在社会科学方面常常要实施大型的项目,所谓“集体作战”。而在人文学科方面,重要的还是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爱因斯坦说:“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

  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经接待过一个做访学的国内学者。有一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马上到他住的地方去。我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赶快乘车到了他的宿舍。他拉住我说,他很害怕,因为一整天的时间全是他的,不知道如何度过。早上起来就觉得黑压压的时间向他袭来,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是拉丁文所说的horror vacui(对空白的恐惧)的真实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