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即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随着该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据悉,这一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无论你是哪种星座,今天我们都是‘北斗’座”,网友的热烈表达,道出了中国人此刻激动和傲娇的心境。我们的确有底气骄傲——自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至今,我国仅用26年时间就实现了59颗北斗卫星(包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和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发射,这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第四个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身为中国人,能不欣欣然? 自豪来自中国力量。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定位系统,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其间熔铸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据报道,在当时国外技术封锁、国内部件厂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北斗一号研制只能在摸索中起步。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矢志不移,攻坚克难。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建成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再到“系统建成后性能与GPS相当,将使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一个巨大进展都是中国科学家们自主创新的结果。 自豪来自中国精度。据介绍,如今的北斗系统集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定位、地基增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导航定位增强服务能力,展现了“中国精度”。众所周知,我们使用导航系统,首要的就是追究精确度,越精准越好,而北斗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无疑让人称快。据报道,广东部分地区的一些共享单车已经应用了北斗高精度定位功能,值得欣喜。 在为中国力量、中国精度而自豪的同时,我们还要向幕后英雄致敬。据报道,55颗北斗导航卫星“出道”的背后是一个“天团”级别的队伍,人数有30万人之多,他们在过去26年的时间里把一颗颗北斗卫星发射上天。我们不可能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更不可能对他们的事迹均有了解,但我们一定能够想象得到他们的苦心孤诣、他们的远大理想、他们的脚踏实地、他们的报国情怀。 犹记得2018年11月5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在我国陕西西安开幕,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诚如斯言,北斗是“高”“大”“上”的,也是接地气的,因为它直接造福于我们每个人。有了北斗,我们就能找到北,就会知道“我在哪儿”“我要去的地方在哪儿”,说到底,无论是定位还是导航,无论是授时还是搜救等,北斗系统都能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了北斗系统,北斗全球系统建成后,全球任何角落都能获得北斗提供的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年底,北斗系统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前,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全球视野。 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一个奋进的中国一定会在科技高峰上继续攀登,一定会向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球人提供更多福祉。
-
即时新闻
北斗闪耀:有多高大上就有多接地气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24日
版次:A10G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