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案情本身并不复杂。
一对二十岁出头的打工者认识在网络游戏中,在虚拟世界里,他是个豪迈、仗义的侠客,她是爱卖萌的调皮女孩。从线上到线下,她来到他打工的城市,租住在一起。
他满心欢喜地憧憬着两人的未来,向朋友和家人借钱,计划和女孩一起做广告业务。她却有些心不在焉,当着他的面与另一男子联系,两人为此吵了好几次,她依然如故。
于是趁她熟睡之际,他扼住了她的脖子……
几天后的清晨,一位拾荒大妈,在倾斜的河坎发现一个大纸箱,习惯性地拉了下,发现纸箱裂口裸露的棉被上有一片暗红血迹……
接案后,按着常规的程序,传统的协查方式,过了一遍。或许因为被害人来到此地不久,尚未打过工,见过她的人并不多,连报失踪的都没有。
此案发生在2013年,当时管案的分局长说了句关键的话:我们民警再多,跑得再勤快,能有网友多,网络快?互联网时代,怎么破案?
灵光一现,办案警察连夜制作了长微博,《余杭警方,请您破案》,配图用的是“神探柯南”。黑桃5、黑桃K、方块J,当时压在女尸身下的3张扑克牌,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大大的问号。
不出所料,立即在网上发酵了,网络侦探纷纷大显身手:
K、J、5,不就是“快救我”的意思吗?
K是国王,J是王子,是“我”和两个男人的故事吗?
两张黑色一张红色,是想暗示什么吗?
黑色代表黑夜,黑桃5是否说明被害时间?
会不会是一种计数方式,意思是死者是第5+J+K=29个受害者?
……
网络侦探的想象力,真是丰富。
各行各业都有高手,根据通告上的女孩文身,文身方面的网友做了专业的分析,根据公布的死者衣物图,很快女孩的外套、背心等的生产厂家、出售店铺有了明确指向。
一条半条线索或许没有用,但大量的线索综合起来就有用了。辖区地图上,随着疑点的增加被标上一些红点,随着疑点的排除又抹去一些红点。红点变化不已,渐渐靠拢、集中在一片区域。
案子破了。
起初,3张扑克牌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线索,而在网络时代它们无疑是破案的功臣,5、K、J——我看见,当成千上万的人同时说出“我看见”,事情一定变得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