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我喜爱的 我蔑视的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09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张宗子

  □张宗子

  

  卡夫卡喜欢讲“斗争”,我不喜欢。与外部世界的斗争,自己内心的斗争,我都不喜欢。我把世界区分为两个部分:我喜爱的,我蔑视的。只有蔑视,没有斗争。斗争,自己就成了斗争的一方,这是不必要的。基本上,我在自己喜爱的世界生活,全部情感都投入这一部分。人不妨丧失仇恨的能力,但不能丧失爱的能力。爱使我们在最阴沉的暮色里仍然散发着绚丽的光芒。

  爱无非是以一种怜惜的态度看待一切美好的事物,若能不与得失相关,也就没有负担。爱中有珍惜,有仰望,也有怜悯。

  

  现实

  

  路途中、公共汽车上、商店里、工作场……任何地方,瞥见一个美好的人和物,遇到一件善良的事,就觉得世界的样子变了,心中多了一份感动或喜悦。反之亦然。这和在音乐中、在绘画里、在书中的相遇,情形和情绪的强烈很不相同。因为,艺术的虚构世界其实离我们很远,而在身边的,却是血肉相连的现实。

  

  花

  

  别人家院里的花开得好,不妨驻足看一看。不是所有主人都有闲情逸致看自己家的景色,有人种花,觉得是个摆设,就像上班必须西装革履一样。观景如读书,放开杂念,忘掉时间,全心投入。在公园里,如果某一处小景致特别喜欢,坐在那里半天,胜过巨细无遗地全部走一遍。所谓拥有,并非占有,而是能够欣赏。东坡说过类似的话。

  

  对话

  

  美好的下雨的早晨。

  ——还下不下?

  ——看看外面有没有打伞的?

  ——嗯,看见了,没打伞,一只麻雀。

  

  魏禧名言

  

  清人魏禧的名言:“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

  话说得漂亮,但是否如此呢?想了很久,没想明白。

  

  徒然草

  

  吉田兼好《徒然草)里有两段话。一段是:“一种毛病或习惯,如果改了并无益处,那就不改为好。”另一段:“一件事,如果一直犹豫要不要做,那就不要做。”这么多年,潜意识里,大概受其影响,发现不少时候就是这么行事的。

  

  良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里讲了一个故事:王守仁的弟子有一次半夜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讲“良知”的道理。小偷笑着问:“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热,王的弟子先请小偷脱掉外衣,再请他脱掉内衣。小值都照办了。接下去,让小偷脱掉裤子,小偷不干了。犹豫着说:“这恐怕不妥吧。”王的弟子对他说:“这便是你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