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全国高校名单公布,广东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专家支招“教育强省”建设——

把毛入学率提高到全国先进水平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17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陈亮、夏嘉欣

     图/视觉中国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夏嘉欣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高校名单(港澳台地区除外,下同)。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其中,广东154所,与去年数量一致。这些数字的背后蕴含哪些信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全世界范围排名如何?广东的高等教育建设事业仍存在哪些问题?羊城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教育专家。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民办高校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李盛兵告诉记者,自2007年以来,教育部在每年高考前都会公布全国所有高校名单。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2321所,其中普通高校1909所,成人高校412所。该年的高等教育整体规模超过2700万人,毛入学率23%。到了2020年,全国高校数量增加近30%,高等教育整体规模接近4000万人,增加近50%,毛入学率超过50%。数据表明,中国高校的校均规模扩大了。

  据李盛兵教授统计分析,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最大,其次是印度和美国。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仍远低于美国(88%)。印度的高等学校最多,近50000所。美国排第二,超过8000所,其中有学位授予权的高校4298间(2018年),包括1626所公立高校,1687所私立非营利高校,985所私立营利性高校,私立高校占总数的62%。相比较下,我国民办高校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8%。“我国民办高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利用社会资本来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李盛兵说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高校数量只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的其中一个指标,更应关注教育质量的问题,如专业学科建设和影响力等方面。同时,不宜简单地以高校数量和当地人口的比例作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依据。储朝晖指出,“相对具有可比性的,应该是高校的生源分布、生源成绩、研究成果等刚性指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示,目前衡量高等教育的核心指标不应是高校数量,高校之间也不应盲目追求等级排名,“过分强调高等教育的等级化,将无法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我们更应关注把各种层次各个类型的大学都办出一流水平。”

  

  广东13年增加45所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待提高

  

  2020年,广东省有普通高校154所,而在2007年广东省仅有109所普通高校,13年间数量增加了45所。李盛兵教授指出,目前广东的高等学校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高校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贡献率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科学研究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出广东省教育强省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广东高校教育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李盛兵认为,目前粤东粤西粤北与珠三角高校布局相差很大,而且珠三角的江门、惠州、肇庆、佛山、中山等地高校数量有待增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工作与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目标要求的距离要努力逐渐拉近。

  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教育强省”?李盛兵建议,要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理念,把毛入学率提高到全国先进水平之上,大力扩建高等学校,大力发展公办和民办高等学校。同时,树立发展高等教育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把高校建设作为当地经济、文化、科技、消费、就业发展的引擎。此外,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的合作,构建与港澳高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和运作体系。

  熊丙奇表示,广东要进一步扩大学校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消除学校等级化思想。储朝晖提出,广东要优先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高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其次,要提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