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玉兰花依然飘香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21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黄树清

  “小河”与“大江”  

  

  林冷同志因病逝世两年了,我经常想起他。

  35年前,屏山玉兰飘香的时节,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一脸懵懂、惴惴不安地背着简陋的行囊沿着石头铺砌的陡坡来到省委政策研究室,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

  林冷同志当时任职于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刊物《福建通讯》编辑部,也因此成为我人生中的第一任主编。他是一位瘦小寡言、认真严谨、敦厚慈祥的老同志。第一次正式的工作交集是他审阅我平生采写的第一篇通讯报道,当时他已经临近离休。那篇题为《良药苦口》的报道写的是全省压缩基建规模之后各方的动态和心态,我骑着自行车跑了一个星期,又熬了两夜才写就。

  我忐忑不安地站在他的身后,看着他逐句逐字地细细阅读,不时用微颤的手握着钢笔作修改,花白的头时而轻点时而轻摇,时间漫长仿佛穿行在不见尽头的隧道,我的心情也像坐过山车一样高低起落。

  终于,他转过身来,满心喜悦地对我说:“小黄,你放了颗卫星!”回到集体宿舍之后,我誊抄着那份被改得快看不出原样的稿子,从字里行间我读懂了一位前辈对后生的宽容和对文字的敬畏。

  一个个金子般的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和林冷同志在文字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精神层面的沟通和理解与日俱增。他能从作者被修改过的文章中读懂“记人善,忘人过”肯定是我添加的;离休多年后仍能从全省期刊成就展《福建通讯》的展板上,一眼就看出刊头的那段话出自于我……2004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辛勤耕耘了18年的编辑部,不论走到哪里,一路都伴随着他的叮咛、担忧和祝福。他总是牵挂我,经常向领导、同事说,这孩子心地仁厚,是非分明,文笔不错,应当会有前途的。

  春节去探望林冷同志,他总是穿戴整齐、端坐在轮椅上静候,听我絮叨工作的喜悦和生活的烦恼,后来口虽不能言,但关切、祝愿从他的眼神中满满地溢出……

  罗素曾说:“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明净而婉转,中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回眸往事和岁月,我非常庆幸自己“明净而婉转”的人生小河能够交汇一条“宽阔而平静”的大江,在迈出职业生涯、也是人生重要第一步的时候,幸运地遇到正直宽厚、学识精深的林冷同志。正是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人性和社会最初的善良与淳朴,看到静水流深的操守和境界,由此框定我大致的成长目标,匡正了我审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视线,我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此待己、待人、待物。

  

  铮铮铁骨与古道热肠

  

  我遇见林冷同志时,他身上已经消退了战争硝烟和人生磨难的烙印,留给人们印象更深的是历尽沧桑之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平和,对于过往他也绝少提及。

  林冷同志17岁就在母校参加了党的地下组织城工部,由于在政治运动中受株连,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度过无数不眠之夜,直到1986年才得以平反……虽然大半辈子风雨交加、饱受磨难,但他屈而不怨,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工作上:发烧吐血仍然坚持蹲在田埂上指挥春耕,妻子三次分娩他都因在农村搞调查而没有请假,在病床上还坚持审稿、给读者写信……他几乎跑遍了福建省每个县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或参与撰写了许多重要文稿,有300多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其中刊登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全国性报刊的就有60多篇。

  敢讲真话需要极大的勇气,有时甚至需要极硬的骨气。写于1955年的《一个整社的好经验》,真实反映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和农民的心态及对策,调研深入细致,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凝练,毛泽东曾为此文写了三百字的按语予以褒扬,这段按语被选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编入高中课本,并被刻在石碑上竖立于漳州华安县原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所在地。

  他把友情视作生命的支撑物,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战友、对同志的一片深情。他在《感怀》一文中说:“友情是仅次于爱情、亲情的一种特殊的感情,一个人拥有了友情,即使是晚秋,也不觉得悲凉,即使是冬夜也不觉得寒冷,即使是身处异国他乡,也不觉得远。”

  1948年初他写给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而被校方开除的战友的安慰信,特别引人注目。

  信中写道:“我常常这样想,一个光辉的人格,其感人的威力常常大过高压的手段和强大的压力,威武和富贵只能收买少数的败类,而一个具有光辉人格的人物,却可以号召大千热情和正义感的群众”,“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友情是历久而愈挚的,一切毒辣的手段,都不足分化我们的力量,一切时空的间隔都不足浇冷我们深挚的友情,形体上的分离,不能算是真正的分离,我们的心永远糅合在一起,永远跳动着同样的脉搏”……

  坚强党性和纯洁人性相交映,铮铮铁骨与古道热肠相交织,这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人们的步履越来越匆忙、社会的色彩越来越斑驳、背上的行囊越来越沉重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正在远去的心声,定下神来想一想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对于我们再抚来时的初心、汲取砥砺前行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窗外的屏山层峦叠嶂,绿意盎然,与35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相比,山还是那座山,而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我,但有一点恒定不变的是,山上的玉兰依然如约开放、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