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遏制高校就业率造假需摒弃“唯短期就业论”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23日        版次:A09    栏目:    作者:李英锋

  □李英锋

  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的高峰期,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高校仍然以各种硬性或软性条件要求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向毕业生的就业率中注水。(7月22日《法制日报》)

  毕业生的就业率关乎高校的教学质量、声誉和招生,这是高校重视毕业生就业率甚至不惜向就业率中注水的原动力。但一些高校以软硬兼施的手段“安排”或督促、迫使毕业生“被就业”“虚假就业”,会在相关档案中留下痕迹信息,甚至会剥夺学生的应届毕业生身份,影响他们“再就业”或真实就业(有些用人单位限定了应届毕业生条件或优先招录应届毕业生);既然毕业生已经“就业”,就不会被录入人社部门的“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清单”,难以享受到清单对应的就业帮扶服务和优惠措施,就业权益受损;就业率中的水分还会直接影响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评估判断,误导干扰政府的促进就业决策。

  要遏制高校的就业率造假行为,固然应该针对相关问题加大规范封堵力度,但更需调整优化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考核机制。一直以来,不管是高校自我考核,还是外部考核,所瞄准的都是毕业生离校时的即时就业情况或短期就业情况,而很少关注学生毕业一定时间以后的就业情况。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很容易只围绕“毕业即就业”这一主题施加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催生出来的就业情况容易失真。

  所以,有必要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考核设置短期、中期和长期指标。短期就业容易受到缓就业、过渡性就业等情况的影响,缺乏稳定性,距离许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也有一定距离,中期或长期的就业情况更稳定,更符合毕业生的就业意愿、需求和规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或考核统筹短期、中期和长期就业情况,且以学生毕业一年、三年、五年等节点之后的中长期就业情况为主要权重,就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让短期就业率注水失去“分量”,让高校逐渐淡化、扭转急功近利的就业思维,在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就业服务上多下功夫,在促进就业上长远布局、长远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