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题目贴近生活 考查学科思维

广州招办组织专家解析中考命题思路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27日        版次:A03G    栏目:广州中考    作者:蒋隽、陈文怡、穗招宣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实习生 陈文怡 通讯员 穗招宣

  

  7月26日,随着英语和化学科考试结束,广州中考落下帷幕。市招考办召开中考命题思路讲解座谈会,组织专家对中考试题进行解读,指引未来学生的学习。

  

  语文:关注传统文化家乡文化

  

  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余伟表示,本次试题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如课内外文言文材料均选自《史记》,引导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注重彰显本土文化,试卷的材料选取了有关广福戏台、小区微改造、广府灰塑等内容的文本,文字充满生活趣味与文化气息,可读性强。多关注传统文化,多感受家乡文化,是今后语文学习的一个趋势。

  

  数学:不通过“刷题”“套路”解题

  

  黄埔区教育研究院、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甘晓芬解析今年中考数学命题:数学试卷很好地发挥了试题教育功能。比如第2题是疫情形势下学校饭堂提供套餐的背景,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20题以“养老问题”为背景,勾画了老百姓“老有所依”的美好生活。

  试题传递了一个信息,中考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了数学思维能力,第24题需要学生经历操作、猜想、问题转化的过程才能得出结论。试题的引领、导向是非常明确的,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是思维的训练,要经历探究的过程,理解数学,而不是通过“刷题”用“套路”去解题。

  

  英语:需深度而广泛的阅读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梁厚富分析,今年的中考英语试卷选材富有特色:语篇类型多样,话题丰富新颖,整体难度平稳可控。

  纵观全卷的阅读题目,无论是细节题、主旨题还是推断题,都要求学生精确理解上下文中的词句意义,深度理解文本,具备释义、从文本中举证、梳理与归纳概括信息、分析推断等高阶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深度而广泛的阅读,持续深入地开展课内-课外主题阅读和全科阅读,引导学生自觉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充分利用跨学科知识和非文本信息帮助理解,培养阅读与欣赏长文的韧力,养成基于阅读进行表达的习惯。

  

  物理:重视“生活·物理·社会”理念

  

  “本次中考物理强调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生活·物理·社会’的课程理念。”广东实验中学物理教师李梁说,物理试题考查学生从情境中辨识、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如第14题以家用消毒柜的紫外线灯为例,简单普及紫外线波段和穿透性等知识后,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从中了解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防护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此类题目意在增强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化学:做家务的学生能考好

  

  酿酒工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这些都是今年中考化学试题中的一些关键词。广州市铁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何宗艳表示,今年的化学试题挖掘我国古代化学方面的发明或技术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何宗艳表示,第26题是专门针对如今学生在实验室常犯的毛病而设置的,学生在化学实验室中的表现与日常生活中是否勤于劳动和实践密切相关,本题甚至可以说考查出了学生在家做不做家务、进没进过厨房,有没有形成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道德与法治:关注热点并涵养家国情怀

  

  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高级教师叶婉帼表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关注热点,涵养家国情怀;学法用法,彰显法治精神;贴近生活,考查学科思维。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第22题巧妙设置了李某在人生中遇到的若干重要事件及相关疑问,并罗列了民法典的若干条文,供考生选择应当适用的法条,考生通过做题,答疑解惑,增强法治意识,引导考生做到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