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宋王群 17日,深圳宣布率先进入5G时代。两个月前,深圳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获批,光明科学城将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越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年来,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城市。 科技创新基础建设全面发力 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连接和计算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5G代表着连接。在17日举行的“点亮深圳市,5G智慧之城”发布会上,深圳市长陈如桂宣布,深圳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深圳率先进入5G时代,成为全球5G第一城。这为深圳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样板城市提供了发展契机。 深圳成为全球5G第一城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基础建设的全面发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深圳加快整合产学研各项资源,突破算法、芯片、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卡脖子”技术,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建立主企业引领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产业规模领先,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着力推进产业集聚,重点培育和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高新区、龙岗5G园区、坪山5G园区等5G产业集聚区。 今年4月14日,深圳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经深圳市委、市政府审议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深圳大手笔支持光明科学城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目前,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空间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作为全国第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光明科学城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聚焦基础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发明,研究的是尖端的重点学科领域,研发的是国之重器,关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光明科学城将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度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形成学科与功能布局合理、性能水平全球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持续产出大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策源地,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 新基建创新水平居全球前列 深圳在新基建方面的推进成果,让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愈发明显。7月14日,深圳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深圳新基建的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范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信息产业升级提供崭新机遇,并且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其中,创新基础设施将着力于两大基础设施集群,一个是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另一个是产业基础设施集群。首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有12个,总投资达472亿元。 研发投入方面,深圳也始终保持领先。201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继续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全国领先;深圳高新区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二;专利申请量26150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研发投入,深圳高新技术发展取得亮眼的成绩。201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目前,深圳已形成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本土创新企业集群成为深圳特色。 “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2019年,深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家,总量达1.7万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在各城市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排位中,深圳位居第六、中国第三,其中民营企业入榜世界500强数量高居全国第一。2019年,全球PCT专利申请量前十的公司有两家来自深圳,分别是华为(第一)和中兴(第五)。大疆创新、迈瑞医疗、奥比中光等创新活力十足、高成长性的明星企业也正成为各自领域的“小巨人”,为深圳创新企业队伍的壮大贡献力量。
-
即时新闻
先行示范区建设一年来,深圳高新技术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科创基地蓄能量 创新先行看深圳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8月19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宋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