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生命至上

——中国医师群体践行习近平指示精神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8月19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医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勇于担责,向危而行。他们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2017年,国务院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

  在这次汹涌的疫情中,就有许多医生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永远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注”

  

  走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室,主任彭志勇和往常一样忙碌。

  彭志勇今年53岁,算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经历,他已3次冲锋在一线:2003年“非典”期间,彭志勇作为骨干力量参与会诊,抢救了多位重症患者;2016年禽流感暴发,他又主动请缨,在前线负责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今年,他带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团队近200名医护人员,再次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身为医生应该永远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注,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彭志勇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科室同事没有一人拒绝、退缩。“很多年轻同事,有即将结婚的,有孩子年纪幼小的,都坚持上了前线。”

  因为是医生,所以冲锋在前;因为是医生,所以不放弃每一位患者。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24时,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治愈率达94.3%。这是数百万医务工作者贯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结果。

  “病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特别是面对重大灾难事件时,我们更应该冲在最前面。”在彭志勇看来,医者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必须担好这份重托。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从援藏帮扶到回粤抗疫,再远赴伊拉克……一年来,广州医生徐永昊感慨自己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人生历练。

  徐永昊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去年6月,他加入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前往西藏林芝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徐永昊既定的工作安排。在布置好林芝当地有关疫情防控工作后,他立即返回广州参与抗疫工作。

  “我们作为医务人员,肯定要冲在第一线。”他说。

  农历大年初一飞抵广州后,徐永昊先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一线连续奋战,后被派到深圳、珠海参与会诊,并通过连线参与湖北远程会诊。5天后,徐永昊又接到任务,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的一员,奔赴当地支援抗疫。

  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

  在一次次视频连线、一个个援外医疗专家组中,中国医务工作者都在努力着。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践行着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徐永昊说,无论国内国外,“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勇于担责,向危而行”

  

  今年6月是陈昌明来到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工作的第三个月,他的妻子也即将生产。然而随着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起波澜,作为中医专家组核心成员的他义无反顾地进入医院高风险隔离病区,并连续工作30余天。

  作为中医学博士,陈昌明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自己所学,先后与同事共同配置防肺炎颗粒、无忧散颗粒等,供医护人员及患者服用。

  在此次抗疫中,中国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6月21日,正值父亲节,就在陈昌明坚守前线时,他收获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女儿出生了。原来,为了不影响陈昌明工作,妻子周思齐选择在湖北老家生产,就连生产提前也没有告诉他。

  陈昌明说,当时通过视频看到妻子和女儿状况很好,他特别高兴,但同时觉得对妻子特别亏欠。

  对此,同为医护工作者的周思齐却很理解。“我明白他面对的是‘生命’。”她说,尽管生产时丈夫没有陪伴在自己身边,但她并不委屈。“我很骄傲他能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我在‘后方’,但感觉在和他一起抗疫。”

  “‘勇于担责,向危而行’不是口号,是我身边每一名同事的实际行动。”陈昌明说。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