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贾府里的家常菜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9月24日        版次:A17    栏目:    作者:瘦茶

  □瘦茶

  

  这次我们扬州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美食之都,可喜可贺,大概是为了表达全民庆祝之意,电视上就新开了一个美食节目,让市民们展示自家的家常菜。那天我看了一期,是一户人家女主人做的一道菜,做法是将一块块豆腐干下油锅炸,炸了鼓起来,再将豆腐干一块块掏空,然后朝里面塞进去好多东西,好像有虾仁、鸡丁、香菇、腰果等等,最后再下锅烧。我看了这道菜,却一点也不馋,一碗家常菜做得这么繁复费事,即便好吃,也全没有家常的味道了。

  我就想起《红楼梦》里的一道菜,茄鲞。那是在四十一回,大观园中开宴,刘姥姥被灌了不少酒,贾母便叫凤姐:“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姐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说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得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凤姐便告诉刘姥姥这茄鲞的做法:“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这个茄鲞,也就是贾府里的家常菜,不要说当时的刘姥姥,便是如今我们看《红楼梦》的,怕也是一样的要摇头吐舌。从这一道家常菜便可看出贾府的奢靡,甚至可以看出贾府日后的破败真不是偶然的。曹雪芹大费笔墨特别来写这一道菜,一定不是只为了让读者开开眼界的,我们真要当警世之文来读,莫要辜负了作者的一片悲悯之意:谁解其中味。

  单是就菜论菜,一个茄子做的菜,却吃不出茄子的味来,这茄鲞还算好吃吗?尤其是家常菜,要我说好不好就两点,一是简单易做,一是吃出本味,没有这两点,一定不是一道好菜。好的家常菜要如红烧肉,只需洗净切块,只加少许作料,“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简单的食材,简单的做法,家家会做,人人爱吃,吃起来满嘴唯有猪肉香。而像上面那位主妇做的那个菜,豆腐干里塞进去那么多东西,吃到嘴里真不知道是个什么味儿,这样的菜我便到饭店吃也不会点的,我不喜欢一切堆砌花哨的东西。

  《论语》是天下第一等的好文章,孔子讲的许多道理我都很佩服,唯独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却很是怀疑,大赞“一箪食一瓢饮”的孔老先生,怎么忽然这样的考究起吃来了,又要精,又要细,实在奇怪得很。贾府里的茄鲞,怕要算得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典型,我看了只觉罪过。爱吃美食,人之常欲,亦是人生一乐,但美食亦是简单才好,总在精细上用尽功夫,费时费事费食材,怕就不免穷奢极欲。

  曾国藩曾说:“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曾国藩的这一个“不敢”,我能懂得,也很喜欢。人的口腹之欲,要知惜物惜福。我有一个偏见,世人在一个吃字上,动了太多脑筋,下了太多功夫,花了太多时间,真不是明智的。我甚至认为,对饮食太多的计较和挑剔,实在是世人一个极大的坏习惯。细想想,人这一个肉窟窿真是太可怕,一味贪吃无厌,要吃精的,要吃贵的,还要多吃,尤其如今到外面的各种饭局上去看,都是堆堆的一大桌子菜,吃一半,剩一半,又不知浪费了多少,说起来唯是作孽二字。

  我喜欢和佩服佛家的“饥来吃饭”,自然,简单,不计较,不挑剔。虚云老和尚就曾作开示,劝大众不要贪吃美味:“好的丑的,吃到肚里都变成了屎。”大观园的美人们天天吃那茄鲞,怕也变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