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设计师刘超在为巴黎高定服装周作准备 |
巴拿马运河华裔工程师黄华昌介绍运河概况 |
摄制组采访了泰国“黄金大王”陈振治 |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里,学生们在学习中国武术 |
美国三藩市,一对中美混血双胞胎正在学习京剧 |
巴拿马运河华裔工程师黄华昌与摄制组合影 |
摄制组在肯尼亚当地村庄受到热烈欢迎 |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10月12日起,由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重点打造的4K纪录片《通海夷道》,将于每周一22:00在珠江频道播出。作为一部6集系列纪录片,《通海夷道》采用4K超高清制作,每集时长45分钟,该片还入选了中宣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提名。 2017年8月,项目制作团队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了开机仪式。如今,在历时3年后,该片终于制作完成。开播前夕,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摄制组主创,听他们讲述该片诞生背后的故事。 初衷:见证岭南文化传播 说起此片的制作初衷,珠江频道副总监、该片总导演吴泳斌表示:“在古往今来的对外交往中,广东具有历史、区位和人文交流三方面的优势。这里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也是海洋文明传入中国的窗口,更是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广东毗邻港澳,通江达海,具有通道与地缘优势;向海而生的广东人逐潮而居,敢闯敢干,是当之无愧的全国侨务大省。” 多年来,珠江频道通过文化产品输出,在海外华人华侨中打造出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吴泳斌介绍:“我们是粤语频道,主要受众遍及广东、广西、海南和港澳地区,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的粤语地区也具有广泛影响力。不少海外的华人华侨都通过网络或国际频道收看我们的节目,出境采访时,我们也经常收到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反馈。”为飨观众,摄制组决心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岭南文化”为主要切入点,从广州出发,遍访六大洲,通过一个个与岭南文化密切相关的人物和文化符号背后的故事,展现在“一带一路”的新时期,岭南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与交流。 步伐:历经3年寻访14国 从2017年8月开机,到今年10月上线,《通海夷路》的拍摄制作超越了三个春秋。除了在国内取景,摄制组还寻访了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肯尼亚、阿联酋、挪威、瑞典、英国、法国、美国、巴拿马在内的14个国家,采访了泰国“黄金大王”陈振治、提琴制作大师曹树堃、室内设计大师高文安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记录了马来西亚当地百年华人学校、阿联酋中国批发城、肯尼亚孔子学院等场景。 在国外采访拍摄,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该片执行总导演彭蓉对羊城晚报记者说:“没法提前踩点,又有语言障碍,即使是沟通最顺利的一个采访对象,前期接洽也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有一阵,我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因为要根据不同的时区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联系不同国家的采访对象……整个生物钟完全乱了。 ” 由于公务签证期限短,每到一国,摄制组通常只有每次5天的时间,扣除路程后,拍摄时间十分紧张。这便需要所有的采访对象高度配合,要做到这一点,自然少不了摄制组以情动人的耐心沟通。譬如陈振治,在摄制组看来,这位泰国鼎鼎大名的“黄金大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当地黄金价格的“话事人”,是一个尤为难得的采访对象。为了获得对方信任,吴泳斌利用双方同为普宁老乡的优势,打起了“感情牌”。他回忆:“我跟他通了一个多小时的国际电话,用家乡的普宁话顺利拉近了距离。”最终,陈振治向摄制组开放了他从未向媒体曝光过的黄金加工厂。 技术:见证4k起步发展 4k超高清的拍摄制作标准,也让节目组颇吃了些苦头。珠江频道总监、该片总策划倪卓宏回忆:“在《通海夷道》起步的2017年,全球范围内对于4K标准尚没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属于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标准不清,设备自然也是匮乏的。开机当月,摄制组才在百般协调下通过厂商采购了三台适宜拍摄电视纪录片的最新型号4K超高清摄像机。吴泳斌说:“当时整个广东这个型号的机器只进了5台,其中有3台都在我们组里。”此外,摄制组还采购了一批可以用来进行4K剪辑的高性能电脑和编辑软件,保证剪辑和渲染输出。 高分辨率和高帧率带来的素材容量“爆炸”,也给摄制组带来了几倍于过去的时间成本。出国拍摄的每一晚,彭蓉都要定好闹钟,每半个小时就起床一次,换卡、导素材。“4k素材的尺寸特别大,一张卡容量256G,我们每天都要用掉七八张。尽管已经升级了读写速度最快的设备,但每拷贝一张卡也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而且还要进行双备份。必须连夜导素材,不然第二天卡就不够用。” 摄像师们也面临着跟新机器的磨合。“如果按照高清的标准来打光和照明,4K画面上的噪点会非常突出,我们只能不停地试错和调整。”节目编导宋飞表示,“一开始的废片率难免有点高,但到后来4K的画面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片子最后汇总剪辑时,我们一眼就可以判断出哪些素材是什么时候拍的——因为一路上,大家对4k画质的掌控力一直在提升。”对此,倪卓宏总结道:“《通海夷路》刚好见证了中国4k电视从摸索起步到如今逐步完善的过程。” 艰辛:冒险深入疟疾疫区 要出佳作,必须付出勇气与执著。深入肯尼亚纳奈瓦沙疟疾疫区采访抗疟利药青蒿素的经历,至今让摄制组记忆深刻。 彭蓉回忆:“我们刚到达肯尼亚的时候,正好是当地雨季,瓢泼暴雨说下就下,衣服一天湿几次再正常不过。进入疫区那天中午,摄制组已经被雨淋得鞋裤全湿,为了方便行动,只好换了拖鞋。整个过程中,我一直都很担心大家被蚊虫叮咬——进入非洲之前,摄制组全员注射了黄热病疫苗,但是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疟疾在当时却还没有任何疫苗可打。”拍摄完毕后,当地联络人告诉摄制组:“回国后,如果你们发现有感冒迟迟不愈的情况,一定要马上跟医生说你去过非洲疟疾疫区。”对方还送了他们每人一份特殊的“手信”——青蒿素抗疟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彭蓉出差时都会将这盒药带在身边。 耐心和恒心也是拍摄出一部好纪录片的必然要素。吴泳斌说:“纪录片里震撼人心的画面,通常是纪录片人‘蹲守’出来的,《通海夷道》也是一样。”编导侯朝霞举例:“譬如我们拍摄巴黎时装设计师刘超的故事,就先去巴黎记录他的工作日常。在此期间,我们发现他对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感兴趣,便又追拍了他回国学习香云纱、广绣工艺的过程。回到巴黎后,他花了半年时间去设计、制作,最后作品要亮相巴黎高定时装周了,我们又跟过去拍摄……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多。” 心得:华人精神令人动容 记录了39个动人的华人故事,《通海夷路》摄制组成员表示,他们感触最深的还是海外华人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和对故乡故土的依恋之情。吴泳斌感慨,在阿联酋船只密布的港口货场,每天都有无数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迪拜这个中转站进入非洲和中东的市场。“这里随便一个不起眼的档口,档主都可能身家过亿,但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还是很简陋。我们中国人在国外好像总是上满了发条,经常从早上工作到凌晨一两点。” 华人身份地位的提升则是吴蓉在巴拿马采访的最深印象:“第一代华人基本上是远渡重洋做苦力的。但如今,巴拿马运河的工程师很多都是当地华人,比如我们采访的黄华昌,他参与过运河旧船闸的改造,又带着团队把运河新船闸——科科利船闸建起来,他的团队里接近10%的成员都是华人。”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更让摄制组印象深刻。黄华昌曾对摄制组表示:“我曾很多次飞到中国寻根。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祖先,以祖国为荣。我们华人对祖国感情的最好表达方式就是不要忘本,不要忘了我们的传统,这些都是最好的遗产。”宋飞则举例:“我们在马来西亚采访培风中学,这个建校107年的华文学校全部靠当地华人的捐款捐物维持运转。当地华人家庭秉着子女能够承袭母语和中国文化的心愿,把下一代送来读书,但实际上他们要背负很大的压力——不进入马来西亚主流教育体系,就意味着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不能参加当地的高考,但不少华人家庭还是义无反顾。” 吴泳斌表示,希望观众能从《通海夷道》的六个章节“随身中国节”“好吃中国菜”“最炫中国风”“神奇中医药”“走俏中国货”“走出唐人街”中,领略到中国与世界文化交融的现状:“《通海夷路》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文化,讲经济也是为了讲文化。我们的初心就是寻找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展现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之后产生的积极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