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改革自主权

综合授权改革 “中国之治”新探索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0月13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李晓旭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

  

  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中国之治”的新探索。

  “大礼包”破解缺地痛点

  对于深圳而言,土地资源稀缺一直是城市快速发展的最大限制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在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上,这座创新之城一直探索推动空间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开创全国提升经济密度的先河。《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深圳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12日下午,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土地堪称深圳的“痛点”,和国内很多城市相比,深圳土地紧缺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依靠规模化方式,通过土地、空间横向扩张带动经济的发展。”谭刚说,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可通过转变产业结构,向空中、地下发展;而通过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实现精细化配置,也能进一步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出来。

  此外,《实施方案》中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等措施,对于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深圳,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过去若干年里,深圳在城市更新中已对破解土地问题有了一些探索,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施方案》,深圳可以加大改革力度,譬如对于违法建筑等问题,可以大胆先行先试,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赋予更多省级管理权

  《实施方案》第二十五条指出,广东省要积极为深圳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加大行政审批、科技创新、规划管理、综合监管、涉外机构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放权力度,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第二十二条也提出,按程序赋予深圳占用林地省级审核权限。

  “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是深圳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自然表现。”谭刚认为,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相关管理权限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前海,2010年正式成立后,中央就赋予其副省级的经济权限。

  今年5月,《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发布,其中“点名”全省五大都市圈——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而根据4月底深圳市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工作计划,深圳将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9月25日,东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召开,提出东莞南部临深的虎门、长安、大岭山、大朗、黄江、樟木头、凤岗、塘厦、清溪9镇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探索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广东已明确提出五大都市圈的发展理念,在都市圈范畴内,深圳已经开始发挥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的辐射、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谭刚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圳已经有所作为,而不是囿于传统的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的权限。”

  关键环节更多自主权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施方案》中还多次提到“自主权”,包括“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按程序赋予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方面更大自主权”“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探索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事实上,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上已经有一定自主权,“赋予深圳更大自主权,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结构性怎么使用,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之间(如何安排),可能会授权深圳自主探索、先行先试。”谭刚说,“有一些任命,会不会让深圳市来代行?比如让某个层级的省管干部变成市管干部。”

  宋丁认为,《实施方案》中对“自主权”屡屡用到“更多”“更大”这样的词汇,其实是鼓励深圳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作为保障措施,《实施方案》也指出,注重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并且,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该容的大胆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

  谭刚表示,在中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着力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刻,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之际,中央印发《实施方案》,支持深圳在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