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农民叶文贵的造车梦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0月17日        版次:A08    栏目:    作者:陆勇强

     野鸟栖林下,闲花生水边。 自开且自落,不愿到人前。 □老树

  

  □陆勇强

  

  “叶文贵”这个名字,现在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起来了,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三个字几乎等同于现在的 “马云”“马化腾”。

  叶文贵是温州苍南的一位农民。三十多年前,当万元户成为财富的代名词时,他已坐拥千万元资产,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他的财富却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突然“陨落”,这一切源于他的理想——造车梦。

  叶文贵还在东北当知青的时候,就梦想要造出自己的汽车。有了财富之后,他开始摒弃一切俗务,淡出人们的视线,专心实现他的造车梦。

  1993年,他研制出中国首辆混合动力小轿车,一次充电可以行驶200公里,最高时速80公里,而且汽车的95%以上配件来自温州本地。为此,他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然而,因为意识超前以及国家政策等原因,最终,他所造的小轿车没能实现商品化,导致梦想破灭。而叶文贵也因造车散尽家财,重新成为苍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虽然从当年的千万富翁回归到普通人,叶文贵的理想还在,他的儿子在大学读的便是汽车制造专业。

  在浙江,关于叶文贵的故事现在已很少有人提及,即便有些人还记得他,也不会欣赏他的梦想。也许有人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已极其细致,制造汽车需要研发设计、基础制造、经营销售等,草根创新的价值已经不大了。

  前几年,浙江还有一个农民造出了一架飞机。他卸下摩托车的发动机,用铝钢板当飞行板,用报废的汽车座椅当飞机座椅,制造出了一架“土飞机”,结果在试飞时就一头栽了下来。人倒没事,但让村民担心不已,因为大家担心他可能还要试飞,如果飞机掉在自家屋上,岂不是倒了大霉。

  如果到网络搜索引擎上打入“农民制造土飞机”这几个字,可以得到89万个条目。对于这些农民造飞机事件,当年有关方面的态度是明确的:不支持;如果违反相关法律,必须处罚。

  农民造飞机同样被科学家嗤之以鼻。中国有位知名院士就说,在200年前,“农民造飞机”是值得鼓励的探索,但到了今天,再重复这种探索,注定要失败。

  从经济利益上说,农民不论造汽车还是造飞机,几乎是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因为这方面的技术早已成熟,不必由农民来探究。但且慢,一边是有关方面和科学界的全面否认,一边却是人文圈的大力褒扬。许多人文主义者为农民造汽车和造飞机欢呼不已,他们认为这些农民是“民间科学家”,预示着民间创新力量。这个社会应该对这些可爱的农民给予宽容,因为创新始于理想,这些草根的创新欲望,其实与整个社会的创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目前,科学人才和创新资源高度集中在所谓的“精英层”,而民间智慧往往被漠视而停留在体制之外。其实,创新并不应该仅仅是精英的创新而排斥草根的创新。只有当这个社会时刻关注民间科技创新,“英雄”不问出处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地称为创新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