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数千里的红色交通线演绎现实版 “谍中谍”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1月03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丰西西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图/羊城晚报记者 蚁璐雅

  

  “谍中谍”,“计中计”,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一直是影视作品中长盛不衰的题材。近日,广东首个以隐蔽战线历史为主题的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陈列馆正式命名揭牌(右图)。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这个红色交通站里,每天都演绎着党的隐蔽战线上无声的战斗。

  1930年秋冬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广东省委的协助下,中共中央开辟了一条进入江西中央苏区的长达数千里的红色秘密交通线,成为打破敌人封锁、连接上海的中共中央与赣南、闽西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纽带。

  

  白色恐怖下诞生的地下交通线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广东发动反共政变后,面对白色恐怖,广东的党组织迅速转入地下,以秘密方式继续斗争。1927年秋,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发布《交通处工作条例》,对广东境内的地下交通工作作了具体规定:在香港设立南方局总交通处,各地则设立分处。为加强与党中央(上海)的联系和对全省各地区的联络,广东省委开辟了与上海的联系通道和一些通往各地区的交通线,逐步形成一个以香港为中心,分布于全省各地的地下交通网络。

  到1930年代初期,赣南、闽西中央苏区都被反动派严密封锁,设于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与中央苏区的联系任务,多数通过广东境内的地下交通线来完成。

  

  有一套严密工作规则和方法

  

  1930年秋冬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广东省委的协助下,中共中央开辟了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江西中央苏区的长达数千里的红色秘密交通线。党中央和广东省委先后派了饶卫华到香港,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到汕头,卢伟良到大埔,李沛群到闽西,负责交通站工作。另外,还调派肖桂昌、曾昌明、熊志华等担任中央交通线专职交通员。

  中央交通线沿途设大站、中站和若干小站,制定了一整套工作规则和方法,形成严密的地下交通网。中央规定交通局所辖各站只同所在地的党委书记一人联系,交通员则只有单线联系,不发生任何横向的联系。交通联络自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按只上不下或只下不上的方法,分片、分层进行。交通站或隐于家庭、店铺,或藏于学校等职业场所,以较强的社会关系为背景做掩护。

  交通站的主要职责为传递党中央的重要文件、指示以及苏区的情况报告、请示等,沟通上海党中央与苏区之间的信息往来,沿途护送党的重要干部进出中央苏区,向苏区输送一些紧缺的物资和器材。

  护送干部是地下交通站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比较大规模的护送干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1930年冬至1931年春夏间,任弼时、项英、叶剑英、刘伯承、左权、徐特立、邓发、张爱萍、萧劲光、伍修权等100多人被护送到中央苏区;第二次是1931年4月至1932年,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李富春、邓颖超、董必武、李克农、钱壮飞、吴德峰等人经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第三次是1933年1月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200多名领导干部经这条秘密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

  

  斗智斗勇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山高水长路多艰”。这条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员们,出色完成了党交办的各项任务。他们对敌斗争经验十分丰富,比如有的把文件用密写药水印在字画、手绢的后面或线装书的反面,有时把文件写在衣服上,穿在身上,或藏在热水瓶里、箱子夹层里、挑担子的竹扁担里等;他们生活艰苦,却把一批批黄金、白银、港币安全带到香港、上海。面对敌人屡次企图破坏红色地下交通线,他们英勇无畏,保护交通线免受敌人破坏。

  红色交通线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沿途地下党、革命群众的支持。1931年初,在汕头交通站建立时,中央明确指示要与东江特委相互联系与配合。一部分从上海来的干部和物资经汕头交通站接头后,由东江特委交通员护送到苏区。

  广东省委还协助中共中央开辟了从上海——香港——广州——韶关——南雄——信丰进入瑞金中央苏区的“粤赣线”“闽粤线”等地下交通线。广东沿线各地党组织积极配合和协助交通站工作。广东省委在香港协助中共中央建立了“特科”机关。此外,广东省委机关与省内各地党组织、各革命根据地间,也设立了多条交通线,在指导、推动全省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料来源: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