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探寻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东莞路径”——

实践站成为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1月03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唐波、谢颖

     在东莞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民俗大师指导小学生学习剪纸

     市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插花

  

  文/羊城晚报记者 唐波 谢颖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非遗传承、国画技巧、矛盾化解、文化学习、心理辅导……一场场热闹活动的背后,是东莞努力打通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广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媒体采访团一行,赶赴东莞长安、麻涌、中堂等镇走访,在这里,记者一行看到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共建成镇街(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400多个,实现了市镇村广泛覆盖。

  

  注重实效 活动贴近市民生活

  

  毗邻深圳的东莞长安镇,经济发展连续多年排名全市首位,而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面的探索,也令记者大开眼界。从全镇实践中心到下面的多个实践点,除了传统的宣讲和展示,更加注重群众的互动参与,既在精神文化层面提高了市民们的获得感,又实实在在为大家解决了实际问题。

  长安以位于镇中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核心,在全镇建成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0个实践点,形成辐射全镇的“1+35+100”宣传服务网络。镇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位于长安镇图书馆5楼,占地面积为1350平方米,设有传习堂、云讲堂、宣讲课堂、科普课堂、文化课堂、心灵课堂等功能室,可供开展文化交流、艺术教育、理论宣讲、主题讲座、科技普及、心灵关怀、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

  10月29日当天,记者一行走进实践中心看到,包括插花、剪纸等各种培训正在火热进行。市民赖女士退休之后来到了长安,跟儿子一家居住。她告诉记者:“平时没事就过来培训,志愿者都很热心,感谢政府给我们一个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长安正培育“一核多元”志愿者队伍。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为中心,按照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互动、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科技法律、普法宣传、卫生体育等群众服务活动。

  在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主任蔡少霞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长安镇中心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这个全镇最基层的服务点,依托“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文明建设、大力提升科普技能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位于学校大门口,平时这里既是家长接送孩子的地方,也是看书、培训、休闲的场所。记者到访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志愿者培训。长安中心小学老师林冬梅正在给一些家长们交流授课。一名学生家长说:“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家长老师可以一起探讨各种问题。”

  

  化解矛盾 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在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矛盾纠纷化解正生动上演。东莞市民曾先生在长安镇涌头村东莞庆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台宝马车,提车后发现商家赠送的行车记录仪有损坏,但商家却拒绝保修,双方因此事发生纠纷。记者到访当天,调解员邓嘉成正在对这起纠纷进行调解。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调解后,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曾先生告诉记者:“我觉得挺满意的,他们同意帮我维修。我觉得这个平台挺方便的,起码能维护我们的权益。”而东莞庆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蔡先生也表示:“以前没有这个平台,我们和投诉人之间的联系、沟通难免会有些矛盾,现在有调解员在中间缓和,我们的沟通感觉变得愉快了很多。”

  “通过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双方陈述的事实综合考虑,期待达到双方心理的一个平衡,如果大家都能接受,就算调解成功。”邓嘉成告诉记者,分局寓服务于监管,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服务好“六稳” “六保”大局,实现文明实践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发展。

  

  通俗易懂 更好传播党的声音

  

  记者走进东莞麻涌大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看到:在图书室内,非遗传承国风团扇制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参加制作培训的是一群来自村里的老太太;一墙之隔的画室里,培训老师则在给村民们教授国画“柿柿如意”的基本画法技巧。

  退休干部闻锐铭今年67岁,他年轻时曾做过老师,如今是站里的一名宣讲员。他告诉记者,站点求真务实,把党的声音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群众,让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在公园里、榕树下,通过通俗的语言结合生动的事例,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将党的声音及时传递给群众,增强群众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

  站点针对群众需求,结合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活动,如每年举办省级非遗活动“大步巡游”、夏季缤纷营、敬老千叟宴;每季度举办的长者生日会、颖拓书墨;不定期举办百姓宣讲活动、“学习强国”学习交流会、共享读书月、端午念乡情、中秋分享会等,线上线下结合,以群众乐意接受的形式,在互动与触动中,把文明实践的春风吹到群众的心坎里、吹到生产生活中。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践站村干部带头,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形式,为居民、企业、商家等送服务送温暖,做到抗疫不停步,服务“不打烊”。

  

  分数激励 激发更多人参与热情

  

  东莞中堂镇自2018年11月被选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省级试点单位之一,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2300多场次实践活动,服务群众40多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堂镇潢涌村,通过打造“文明积分进万家”活动,不仅营造了全民参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还让当地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据介绍,从2019年1月开始,潢涌村把“文明户评选活动”与推行“文明积分进万家”全民行动结合起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潢涌村村规民约》,制定《潢涌村文明积分评选文明户标准》,采用积分制方式评选文明户、文明户标兵、最美家庭。

  平时,本地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都能凭借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或者从事志愿者活动累计积分,年度内积分可以换取电饭煲、茶具等礼品。积分排前五名的新莞人,本人子女可获得潢涌小学或中堂镇第二幼儿园入学名额一个。实施以来获得文明积分奖励460人,更有3名外来务工人员通过文明积分实现了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2019年,该村涌现出了3619户文明户(占总户数的97.2%),59户文明标兵户和3个最美家庭。

  通过推行“文明积分进万家”活动,潢涌村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的新路子,进一步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