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城市更新:

构筑医疗卫生新格局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1月13日        版次:A15    栏目:本报专访    作者:梁栋贤、吴之行

    

     南方医院焕然一新的惠侨楼

     中大肿瘤医院黄埔院区门诊大楼顶楼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栋贤  实习生 吴之行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2020年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中掷地有声地说。

  而卓越的医疗条件,无疑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屏障。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中,排名前一的是医疗卫生。正因如此,医疗卫生设施的更新成了城市更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按此前多家医疗研究机构的排名,广州市的综合医疗水平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国内三甲。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如何夯实这种优势,并借助城市更新的东风,使广州的医疗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未来还将有什么重要举措?

  带着一系列问题,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

  

  “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广州新医疗设施布局加速形成

  

  “以前看一个大一点的病,路上至少得花一个多小时,如果想到广州知名的三甲医院——‘中山一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病,路途更远。但明年我们在家门口就有大医院可以看大病了。”家住南沙区横沥岛的居民陈先生说。随着广州医疗布局的优化,有这样感受的广州市民为数不少。

  唐小平介绍说,近年来,广州市卫健委一直在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解决‘看病难’问题。”他介绍了广州市卫健委制定的《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修订版)》及当中“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的医疗卫生设施总体布局。“规划的目的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落实卫生强市战略,如今广州呼吸中心等一大批医疗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一主”为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主中心,在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南部,医疗服务资源丰富,但个别医院设施老旧、用地不足。借助城市更新的契机,中心城区不少医院有了原址扩建的可能。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二期工程(含综合病住院楼、医疗学术培训楼、传染病住院楼、医技楼)和广州市中医医院同德围分院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广州呼吸中心正加紧建设中,学术科研区和医疗区相关建筑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砌筑工程、机电管线、桥架安装等工程施工。类似的工程极大地拓宽了原有三甲医院的发展空间。

  “一副”指将南沙设立为医疗卫生服务副中心,重点布置国际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唐小平说,未来南沙的定位很高,“不但是广州医疗卫生服务副中心,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分院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都在规划建设中,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预计近期开业。

  “五分”指黄埔、番禺、花都、增城、从化五个医疗服务分中心,设立“五分”的战略,目标是促进优势医疗资源向城市周边地区辐射延伸。这些热点区域内,一批新兴的三甲医院正在崛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埔院区即将落成,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和增城院区正在建设,它们将满足周边市民的医疗需求。

  

  实现15分钟卫生服务圈,广州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在今年刚出台的《广州市城市更新单元设施配建指引》中提出,城市更新地区要按医疗、养老等专项规划并结合用地情况高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新建三级医院用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7公顷的新指标,此外,对基层医疗设施的配套也有相应要求。

  而这也体现在医疗规划修订版关于“网络化”的定位内。“网络化”指在“一主一副五分中心”基础上,以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以社区服务中心(站)和镇卫生院为主要载体,构建层级合理、功能联系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这既是实现广州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方式,分级诊疗也有效减缓了大医院布局的压力。

  “不能大病小病都往三甲医院挤,否则再多建几家三甲医院都不够。”唐小平认为,“但引导市民小病到社区医院就诊,不能靠‘堵’,只能靠疏,必须完善基层医疗系统的布局,补齐各街镇的短板。不说核心区域,广州光镇卫生院就有31所,村卫生站931个,基本覆盖全市所有街镇,基本实现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卫生服务圈。”

  在如火如荼的城市更新中,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将城中村改造等全部纳入规划,围绕人口数量、开发强度等,对计划全面改造城中村地块进行医疗服务能力指数评估,以期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水平提升  

  

  “要优化新兴区域的医疗设施水平,不能光靠公办医院,还有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唐小平介绍说,广州鼓励和支持优质医疗资源来穗办医,从审批、用地、用房、税收、财政、医疗服务等各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还创新审批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审批效率,营造社会办医良好政策环境。

  位于增城的广州前海人寿医院已开业,位于黄埔的泰和肿瘤医院和皇家丽肿瘤医院、位于番禺富力UCLA医院等正积极建设中。广州的民营医疗机构数、床位、诊疗量稳步增长,2019年民营医疗机构床位占比提高到18%,逐渐形成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新格局,也让市民就医有了更多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