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阐旧邦以辅新命——

为争创国内一流城市奋进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2月03日        版次:T03    栏目:文脉观察    作者:徐志达、吴定球、何志成

  徐志达 吴定球 何志成

  

  惠州地处中国南方边陲,东扼潮梅,北阻五岭,南卫海疆,西保省城,是历朝军事重镇。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遣特使持节巡抚岭南,隋皇朝分五岭以南为岭南、岭东、岭西三个行政区域,各设总管府,由朝廷直辖和委派总管府总管。其中岭西设桂州总管府,岭南设广州总管府,岭东设循州(惠州)总管府。

  此后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平定广东时,除宋朝的大军是从广西进入广东平定南汉外,唐、元、明、清四朝大军都是从福建进入广东。这些大军是否顺利平定广东,就要看循(惠)州的态度。

  除此之外,在历代王朝讨平寇患,保护南中国社会稳定方面,惠州也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明嘉靖至万历初,粤东的山海之寇和日本倭寇相犄角,杀知府、攻巡检司、执守卫千户,所到之处抢掠焚烧,官兵捕之不得,百姓苦不堪言,连当时朝中大吏张居正都惊呼:“朝廷已无广东矣!”为此,朝廷在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诏赣南副总兵俞大猷会同惠、潮、汀、漳等府官兵进行连续围剿,又诏广东新设巡抚,驻惠州府城。这样,惠州一夜之间成为南中国的平寇中心,盖冠云集。经过十多年的军事围剿,南中国的寇患才得以平息,“岭东雄郡”屹立在岭东,惠州进一步名扬天下。

  入清后,朝廷亦知道惠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为防止郑成功威胁其对南中国的管治,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将原驻省城的广东提督军门移镇惠州府城,全省水陆各营均归其统辖。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朝廷增设广东水师提督,驻虎门;将原属惠州提督军门管辖的广东水师折出,此后惠州提督军门遂专辖陆路,节制全省陆路五十六营。清廷这种军事部署,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所以惠州以前有一首民谣曰:“铁链锁孤州,白鹅水上浮;任凭天下险,此地永无忧。”

  惠州这座“岭东雄郡”,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文化熏陶,至明代孕育出灿烂的威武人文盛世景象。在此期间,“名卿迭起,忠孝之臣、才节之士,后先相望”。如惠州人王度,助建文皇帝抵抗燕王篡位,失败后被灭族沉家;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越南土著叛乱,聚众围城,惠州人刘简独自支撑危局,坚守数月,最后城陷不屈,偕弟及妻子七人投井自尽。至中晚明,叶梦熊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三边总制,为朝廷平定三边之乱立下赫赫战功;一代理学大师杨起元崛起岭东,另立流派,激扬留都,被誉为“盛世文宗”等。

  入清后,特别是清末民初,惠州更是风云迭起,先后发生了三洲田起义、七女湖起义、惠州光复、东江共和军起义、护法和驱龙战争、援闽和驱桂战争、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建立高潭苏维埃政权、全民抗战等。先后出现“铁面御史”邓承修、“康门十三太保”殴榘甲、孙中山第一位革命同志郑士良、七女湖起义领导者邓子瑜、光复惠州和创建粤军功臣邓仲元、国民革命杰出活动家廖仲恺、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北伐和新四军名将叶挺等。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都发生、出生在岭东这个边陲重镇,这绝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岭东雄郡”所展现的威武精神所在。正如晚清淡水人欧榘甲为《上海时务报》撰文,说到岭东雄郡的人文精神曰:“自有知识以来,见我州中倡革命者,盖数十起矣。其视革命之事,如食饮衣服之不可离,其视死于战斗,若荣庆焉……然而于当今万国竞争优胜劣败之际,求其有军国民之性质,尚武刚烈之气者,则吾虽东江人,不能不私赞之,私喜之,以为吾东江人稍有近于是也。”

  宏扬威武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如冯友兰先生早年所言:“阐旧邦以辅新命”是也!2018年8月初,惠州市委召开了十一届六次全会,确立了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接着市委书记李贻伟到惠城区调研时,又进一步指出:“惠城区党员干部要发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强信心决心,勇于创新、勇于赶超。”并讲述了惠州这座岭东雄郡的历史作用、威武精神,并倡导用这种精神力量激励全市人民以新担当、新作为,为争创国内一流城市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