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城市更新

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交通枢纽畅通城市“血脉”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2月24日        版次:A11    栏目:本报专访    作者:

     解放路人行道改造前,步道砖龟裂破碎,行走舒适感差 受访方供图

     解放路人行道改造后,重新铺设石材步道砖,平整舒适 受访方供图

     广州交通枢纽畅通城市“血脉” 受访方供图

  策划\孙璇 刘云 统筹\刘云 冯茵  设计\杜卉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严艺文

  

  2020年,广州成为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广佛同城、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一张张广州交通新名片,背后依托着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更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11月23日,广州东环城际(花都站至白云机场北站)和广清城际(花都站至清城站)开放试乘;11月30日,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正式通车。这意味着,从清远出发,搭乘广清城际,只需1.5个小时可达广州市中心。而广州东环城际的开通,将为白云机场实现“空铁联运”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11月26日,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正式开通,“同德突围而出”,搭乘北延段全程需时约28分钟,全线单程约57分钟。更多公共交通服务建设将给街坊带来更快捷的出行体验,至2023年年底,广州预计将建成超过8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如此快速的交通,曾经不可想象。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潘双明表示,广州将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区域交通发展体系更一体化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是广州的立市之本、治市之基。近年来,广州正大步向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迈进,区域交通发展面貌日新月异。2018年,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一连接广州铁路枢纽和东莞、深圳、香港的高速铁路,将香港拉进了广州1小时交通圈内,广州南站至香港西九龙站最快行车时间仅为47分钟,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式形成。

  “2019年,广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达1.45亿人次,日均39.73万人次,其中高铁和城际铁路旅客发送量占比达到81.2%,已经成为铁路客运的主体。”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表示,广州区域交通发展体系的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广州已经建成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等高速铁路以及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穗莞深城际等城际铁路,是全国重要、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形成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将助力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和“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通过推进白云站、广州站、广州东站等多个铁路站点的建设或改造规划,广州将实现高铁进城,这也将使广州作为华南最大铁路枢纽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除了华南最大铁路枢纽,广州与周边城市共形成56个衔接通道,大湾区公路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凸显。”潘双明说。

  11月1日,花莞高速太成立交至仙村互通立交段顺利开通,广州东部及东莞、惠州的市民通过花莞高速前往白云国际机场,可节省15-20分钟车程。随着花莞高速、汕湛高速惠清段的建成通车,广州已建成高快速路通车里程1120公里,建设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在区域交通发展中,城市道路既要实现城市间“外联”,也要强化城市内部各片区的“内通”,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的快速联系,促进市域组团及产业平台间联系,按照这一方向,广州正持续推进城市骨架路网规划建设。

  潘双明介绍:“一方面,我们重点大力推动车陂路北延线-车陂路过江隧道-城市快捷路(东沙至石岗隧道)-如意坊隧道等项目,通过连接现状路网,在环城高速与内环路之间打造新的快捷环路系统;另一方面,通过规划建设化龙-开发区西区隧道、南大干线、玉兰路-港口路隧道等项目,构建连接穗莞佛新的大通道,支撑区域联动发展。”

  

  城市道路环境提升更品质化

  

  “以前人行道不好走,现在平整多了,也更放心让小孩跑跑跳跳。”自今年9月,市民周先生发现越秀区解放路焕然一新。曾经,行走在解放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市民会发现步道砖龟裂破碎、崎岖不平、颜色不一,行走舒适感差;如今,经过提升后的人行道重新铺设坚硬的石材步道砖,路面颜色统一、平整舒适。迎宾馆的人行天桥电梯也已经开通,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过街设施。

  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的活动载体,其功能的完善以及环境品质的提升,将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形象。“随着城市发展理念变化和社会经济不断改善,社会公众对城市道路运行品质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潘双明说,通过“一路一品”的提升策略,着力改善城市道路路域环境,实现道路功能精细化、品质化。

  在潘双明看来,推进道路功能精细化、品质化,将建设理念由关注“车”向关注“人”转变,正是广州市委市政府满足民生需要、提升市民福祉、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广州大道、解放路、环市路等市民通行需求较大、能较好体现广州城市建设特色与发展需求的主要通行干道,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改造提升工作,在改善道路通行功能的同时,提升道路通行质量,凸显广州城市基础设施硬实力。

  走在焕发新活力的解放路上,行人可以看到在沿线迎宾馆等路段,新增的“口袋公园”呈现着色彩单纯的艺术创作,简洁大方的线条与绿植相辅相成,营造环境整体性,增强园林景观建设。“我们通过城市主要道路的提升带动,着力践行全要素、精细化、品质化的道路管理理念,实现道路设施从有用到好用,不断满足市民新时期美好生活的需要。”潘双明介绍,道路品质化提升,不仅关注道路主体设施,更结合现场实际延伸周边公共空间,比如桥下空间、“口袋公园”等较易被忽视的区域,实现从“路径”建设到“游径”的塑造,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指数。

  除了城市道路的更新和提升,潘双明提到,作为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之一,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实施了物流园区整治提升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11月底,已完成容发货运站、黄金围货运站等26个物流园区的清理工作,释放约170万平方米的存量土地面积,助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更精细化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所在,只有疏通“堵点”,城市才能更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广州的交通拥堵治理,是多环节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主要通过规划引领、增加道路供给、进行交通需求调控、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秩序管理与违法整治、落实公交优先等策略,疏解中心城区车辆拥堵。

  “交通拥堵点治理是交通拥堵治理的一项,着眼于对‘点’的‘微改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常规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和智慧道路交通管控新理念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潘双明举例说,黄埔大道(科韵路-天府路)西行路段、金沙洲路-增槎路合流段这两个点位,以前均因为路段下游车道数不足,形成交通瓶颈、引发拥堵,且道路、桥梁不具备拓宽改造条件。“因此,我们采用设置可以动态调节的流量控制灯,根据道路上游各方向的流量变化特征以及下游合流段通行能力和拥堵程度,实时进行分车道放行,一定程度地缓解合流段拥堵。”潘双明说。

  据悉,今年广州全市共完成81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均通过“小而快”的微改造技术,缓解路段、节点的排队和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秩序,打通节点交通瓶颈;优化利用既有道路资源,有效、快速地疏通城市“血脉”。精细化的交通管理体系,为城市更新快速推进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