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离开白宫前,特朗普特赦自己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2月24日        版次:A09G    栏目:外媒观察    作者:钱克锦

     陈春鸣画


  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

  

  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特赦15人,其中包括几名因卷入“通俄门”被定罪的熟人,引起媒体关注。

  美国总统的特赦权是宪法赋予总统的一项特权。根据美国宪法,总统有权对危害合众国的犯罪行为赐予缓刑和赦免,且特赦不需要说明任何理由。美国学者认为,建国之父们之所以把总统特赦权写入宪法,是为了使总统能够更好地处理紧急事件和政治叛乱。历史上总统也常用特赦来安抚政治上的反叛活动。例如,建国初期的麦迪逊总统曾赦免过一批海盗;林肯总统曾赦免过一批在内战中同情南方的人士;而卡特总统1977年上台之后,立即宣布无条件集体特赦越战期间逃服兵役的20万年轻人。

  有学者还认为,特赦权也可以加强美国的分权制衡。如果认为司法部门对某些人判刑过重或不该判刑,总统就可以通过特赦权来纠正和挽回。

  总统特赦权在政治上也非常敏感,往往引起争议。比如克林顿总统特赦因为逃税被判刑的商人马克·里奇就曾引起强烈批评,因为里奇的前妻曾向克林顿的竞选活动捐款。司法部和国会还要求对此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为克林顿特赦不当,但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从特赦人数看,近50年来除了卡特特赦20万逃避越战兵役者之外,历届总统特赦(包括完全特赦、减刑)人数多在几百至一千人左右。老布什特赦的最少,77人;奥巴马特赦的最多,1900多人。

  特朗普到目前特赦的人数为60人左右,不过舆论预测,圣诞节过后,特朗普将开启“特赦浪潮”,22日宣布完全特赦,只是“特赦第一波”。

  在这第一波中,完全特赦的有15人,另有5人获得减刑。其中有多年前被判刑的毒贩,有涉及健康保险诈骗的医生。美国全国公共电台(NPR)22日的分析说,媒体关注的不是特赦这些普通罪犯,而是另外三类人。

  一是两名在“通俄门”调查中作伪证的人,这两人一个是特朗普2016年竞选时的顾问,一个是他的法律顾问;二是三名触犯法律的国会议员,其中两人都是在2016年竞选形势还未明朗时,最先表态支持特朗普的政治人物;三是美国“黑水国际”安保公司的四名保安,黑水公司和美国政府签有合同,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从事一些训练和安保工作。这四名保安2007年在伊拉克参与杀害当地14名平民。

  美国自由派媒体认为,美国总统行使特赦权时多是从法律角度来考虑,但特朗普对前涉及“通俄门”和国会议员的特赦,显示他更多考虑的不是法律,而是看是不是“自己人”,对自己是否忠诚等。而特赦黑水公司四名保安,则是对国际社会的冒犯。

  另有分析者认为,和其他总统相比,特朗普在行使特赦权时不重视程序。一般情况是,希望特赦的人先申请,然后由司法部进行审核,司法部专门有一个“特设检察官办公室”负责此事。但特朗普对这个程序不在乎,他更愿意听身边人的建议或者注意保守派媒体的呼吁。这大概也是特朗普特赦时经常特赦“自己人”的缘故。

  美联社的一篇分析则通过“特赦第一波”发现了另一个“秘密”,该分析称,总统一般都是在即将离任时会来一个“特赦潮”,而特朗普至今不愿认输,22日在另一个场合还说自己可能是“下一任总统”,但他却开始“特赦潮”,大概内心也是觉得自己必须离开白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