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爱莎科学城:让孩子成为规则制定者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12月31日        版次:T05    栏目:    作者:崔文灿

     爱莎科学城正门

     爱莎科学城奥林匹克竞赛标准8泳道X50米恒温泳池

     爱莎科学城鸟瞰图

  

  文/崔文灿 图/学校供图

  

  12月28日,黄埔区举行“广州开发区决胜十三五收官战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投试产活动”,作为分会场,广州科学城爱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同步举办整体启用暨“国际理解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活动”。

  这所高标准国际学校的启用预示着黄埔教育版图再升级。除了立志做百年名校,爱莎的使命也令人振奋。学校董事George说:“我们培养孩子,希望他有能力做工程师、律师和医生、外交官、艺术家等各行精英,我们更希望他能够改变规则,做规则的制定者。”

  

  先定学生课程,再定学校设计

  

  爱莎科学城校区依山而建,树木环抱。搭乘透明玻璃直梯上上下下,一览对面青翠山峰。安静、清幽的周边环境与现代感十足的校园硬件装配毫不违和,反而让这所学校气质更加与众不同。

  这处校区由世界领先建筑设计团队CPG设计。记者采访获悉,建校之前,这里是一片常绿山林,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空间,学校便顺山势而上,以绿地来衔接校园的各个区域。也因此,爱莎科学城校区有了“云端山地森林未来学校”的美誉。

  在这所斥资1.5亿美元打造的校园中,校方力所能及为学生配置了可进行国际赛事的艺术体育中心、音乐工作室、戏剧工作室、科学设计中心、可容纳240人的阶梯演讲厅/电影院和800人的英式戏剧院等学习设施。光是恒温游泳池就有两个,更有首期即达的两万册各国文字藏书和丰富的电子书资源的独栋图书馆。

  学校设计人性环保、建设用料高标准,这也一举让其成为国内首家同时获得美国LEED、WELL环保建筑及环保运营标准的国际学校。尤其是Well是国际公认高标准的环保运营体系,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

  尤为特别的是,这所新学校“先定课程,后定设计”。和很多学校先盖建筑、再招收学生的步骤不同,在爱莎科学城动工前,教育管理中心花很长时间定下学校课程,以及每个部门、每个课程所需要的面积及共享面积,再同设计师进行长达10个月的沟通,让设计师理解课程后,再设计学校。

  

  为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开辟最强通道

  

  作为爱莎的第三所校区,科学城校区有着和爱莎天河校区、广州外国语爱莎文华共同的愿景、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核和定位——

  爱莎天河校区地理位置优越,精致温馨,聚集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学校重视多语言学习,注重思维模式方面的培养;

  广州外国语爱莎文华校区建设目标是想让中国学生了解不同的教育,招收对象为中国籍孩子,学生有更多的课业任务,也更倾向在体制内教育与西式教育之间找到融合点;

  而科学城校区,这所真正实现中西融合的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可为全球各地2200名学生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2-18岁)的K-12全流程国际教育以及寄宿服务。创建伊始,科学城校区就被定为“爱莎的旗舰”、“大湾区的新标杆”。

  硬件只是学校实力的一面。爱莎科学城校区将IB先进教育体系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全流程国际文凭IB项目以及丰富多元的学习机会,为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开辟最强升学通道。

  近两年来,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的学生有超过30%都来自IBDP高中项目,美国大学对具有IB(国际文凭)证书的学生录取率比平均录取率高22%,常春藤大学对具有IB证书的学生录取率要高出全部生源录取率的13%。

  IB强调的是什么?世界顶尖大学的通道又向什么样的学子打开?“IB强调的是跨学科,强调的是思维观念,强调的是项目学习、学以致用,强调的是打破规则,强调的是演讲能力、跟人打交道的共情和同理心,强调的是你对社会对学校的贡献,而这些东西绝对不是传统的老师教得了的,也不是传统的学生群体能够去体验到的,只有在一个静待花开的环境里面才能实现。”George说。

  IB强调自身文化认同,爱莎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做的国际教育融汇了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学生会就岭南文化、24节气等相关中国传统主题展开探究式学习。并且开设了韩、日、意、西、法、希波来语等多种母语,使学生能达到双母语状态。

  爱莎科学城学校校长David Edwards先生曾是澳洲卫斯理学院圣基尔达路校区的校长,管理超过1600名学生及600名员工,他说:“学生在这里(爱莎科学城)将能更投入地做学问、研究、创作、展示和创新。”

  爱莎天河校区校长兼广州外国语爱莎文华IB国际课程校长Michael Urquhart告诉记者,爱莎筛选IB教师严格,除了拥有外专证和最低本科学历要求,每位执教者至少拥有5年以上的IB教学经验方能跨入招聘门槛。为了保证教学团队稳定性,学校还会考量教师过往工作经历时长以及是否能适应中国的生活。据悉,爱莎的管理团队由包括哈罗学校、新加坡世界联合学院、香港汉基、英基等一流的国际学校教育专家组成,把世界优秀国际学校的经验带到这里。

  有意思的是,爱莎教师都来自于英国、美国、澳洲、新西兰等国的大城市,因为在校方看来,大城市的老师知识更新更快,国际融合程度更高。考虑到IB没有固定教材,只有课纲培养目标,所以这对培养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Michael介绍,爱莎学生从十年级开始接受一对一升学指导服务,升学指导教师也来自知名国际学校。授课老师将倒推学生的升学目标,再给其安排详细规划,并看执行程度。未来,爱莎科学城还会增加一位外国老师,方便准备推荐信。待疫情过去,爱莎学子还将拥有出国访问名校和藤校招生官面谈的机会,Michael说,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真正了解一所学校后,再作出选择。

  

  让IB精神绽放社区

  

  爱莎教育理念是“全人教育、终身学习及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公民”,办学者如何理解“全人教育”?爱莎又是怎么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全人教育的?

  记者采访获悉,除核心课程设置外,爱莎科学城校区为全校学生提供超过50项不同种类的辅助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课堂外领域的机会。其辅助课程包含四项重要类别供学生选择:学术拓展类、语言文化类、艺术类、STEM类。Michael说,校方希望爱莎的孩子不光拥有强健的身体,还应有充沛丰盈的精神世界。

  如果细看爱莎校徽,会发现校徽上的四个图案中有一个是“手”——这代表“服务”。关于社区概念的学习是IB教学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学生们被鼓励探究自身所拥有的权利以及所肩负的责任,进而能通过行动为社区服务。成立于2017年12月的爱莎公益基金会就由爱莎教育集团发起,从属于广州市慈善会的专项基金。成立3年来,孩子们将筹集基金用于关怀孤寡老人,支持长者食堂的建设;为病童及其家人搭建“慈善小家”,孩子住院治疗期间,基金会出资为家属在医院附近租赁房屋;今年疫情期间,学生们还购买了护目镜、防护服,并租车将抗疫情物送往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我们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公益,我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Michael说,“我们希望他们成年后,走进社区,能够乐意去敞开心胸,去帮助他人,去改变周围。这比伸手向父母要几十块钱的捐赠款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