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 《金瓶梅》中,西门庆被潘金莲失手落下的撑杆打中,抬头一看是个漂亮女子,非但没生气,反而唱喏。后来王婆笑他“唱了一个肥喏”。 何为唱喏?综合各类词典中的解释,这基本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俗,指男子作揖,并口道颂词。余所购之书,乃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的版本,校注者为王汝梅,他给出的解释是:“一种男子敬礼。一边叉手施礼,一边口中发出‘喏’的声音。”此处的“喏”,普通话读作“惹”(不读“诺”),实际上,古音更似今日的客家方言,“喏”,读作nia(音同“你呀”)。客家人传统中,有一种婚丧嫁娶的礼仪,称为“jiong,nia” (音同“窘你呀”),似乎与唱喏接近。 可以肯定的是,唱喏既有行为,又有言辞。行为无外乎身段手势种种,且不去考,言辞只呼一“nia”字,是什么意思?或是更早时候流传下来今已追溯不到源头的方式,或是王汝梅教授解释得太想当然。就此事询问学者许石林先生,是否知道“唱喏”唱的是什么词。他说此前也没见过类似资料,但呼一“nia”字,不是很靠谱。可能是一套固定的程序,怎么行礼,对方如何还礼,为表达简练计统称为“唱喏”。 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思路。 但我还是希望得到更详细的答案,比如见到陌生人或是老朋友,一边行礼一边高呼“你好酷你好帅,你的衣服真不赖”之类。可惜至今找不到一个具体的相关词句。 元曲便是街头二人转 回望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流行文化,基本都是以皇族和达官贵人的喜好为标准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皇爱诗,宋帝喜词,都有具体的例子。诗词在唐宋时还是科举内容之一。到了元朝,蒙古族历代皇帝不同于清朝的满族历代皇帝,对中原文化并无兴趣。上边的“不好”,某种意义上亦是一“好”。科举考试时兴时废,写诗作文不再是晋身之道。文人才华换不来功名利禄,于是不再绷着,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应时而生的元曲,民间俚语俏词尽入文中。像这首《水仙子·怨风情》:眼前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铰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有个不甚确切的比喻:唐诗乃通俗歌曲,宋词成了礼堂歌剧,元曲便是街头二人转。
-
即时新闻
唱的什么喏(外一则)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09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王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