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林立的前海 资料图片 王磊摄 |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台台机器高速运转,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扎实推进中。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伴随着大湾区持续加快开放的步伐,大湾区城市群进入湾区融通发展新阶段。 把时针回拨至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与香港隔河相望的深圳(时称宝安县);与澳门接壤的珠海(时称珠海县),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支持下,大胆开放边境,积极有效地开展粤港澳边境小额贸易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广东东莞、中山两地也根据省委的有关指示,分别与香港、澳门开展了小额贸易活动,密切了经贸联系,双方获益。这些小额贸易活动,是广东省基层政权为解决群众温饱而进行的大胆创新,在当时实属不易,更难能可贵。 宝安大胆探索与香港互通往来 “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这是一首客家山歌,当时在老百姓中广为传唱。这首山歌真实反映了当年的情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毗邻港澳的宝安、珠海两县封锁边境,加强边境管制,农民传统的对外贸易活动被迫停止,对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对此,宝安县委进行反思,研究采取具体措施,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县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农民挑上三担稻草,到香港就可以换回100斤化肥;社员到梧桐山上摘几束吊钟花,拿到香港就能卖几十元。从这个实际出发,宝安县委大胆探索与香港往来,初次尝试对外开放,大胆提出“利用香港,建设宝安”,努力把深圳镇建成游览区的设想。经反复研究,县委制定了一个“三个五政策”(农民一个月可去香港5次;每次可以带回5块钱的东西;可以带回5斤重的物品),适当放宽边防管理。这一政策一出,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宝安县委采取了“一边报批,一边贯彻执行,有事县委承担”的策略。 成立省委深圳基建小组建设深圳 在省委主要领导人的支持下,从1961年6月开始,宝安县开始向香港出口稻草,以换取化肥,很快,宝安边缘地区群众生活得到较大改善。1961年8月13日,宝安县召开边防工作会议,提出《关于适当放宽进出口管理政策意见(草案)》。会议提出放宽边防管理政策,与香港发展小额贸易。之后,宝安与香港两地的小额贸易也逐渐活跃起来。从1961年至1964年6月,全县出港的人数共32209人。 1961年5月1日,陶铸到宝安检查工作时指出,宝安可以采取“灵活政策,有效措施”,与香港互相合作,达到互利共赢。6月,陶铸再次视察宝安时表示,要在深圳建立游览区,让香港人到深圳游览。省委对建立深圳游览区也很重视,专门成立了省委深圳基建小组,使得深圳游览区的建设进展很快,建成了深圳水库公园、深圳戏院,扩建了罗湖海关和罗湖火车站,建起了新安酒家、新园招待所、新华书店、工人文化公园、和平路华侨新村别墅群、人工湖,扩建了华侨大厦、车站贵宾室等。 珠海确定边境小额贸易区 就在宝安县与香港进行小额贸易的同时,与澳门毗邻的珠海县也对边境小额贸易进行大胆探索。1961年,根据珠海渔农产品“全为港澳所需”的传统历史习惯,省委决定“开放边防口子”,允许部分社员赴港澳出售农渔产品,允许湾仔花农到澳门卖花,允许从港澳购买少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1962年省委批准珠海“适当放开小额贸易”;1963年省委再次批准珠海实行小额贸易,允许生产队的农渔产品运到港澳地区出售,并规划部分地区实行对外开放。 1961年8月4日,珠海县委颁发《关于边防管理办法》,规定前山区的十多个农业生产大(小)队为边境小额贸易区。10月4日,珠海县委批转珠海县边防县委会《关于边防管理补充规定》,放宽边境管理,规定凡珠海县居民持有“珠海县来往澳门证明书”者,均可经湾仔口子来往澳门。这些有限度的开放政策,促使边境地区的经济一度得到迅速复苏,生产呈现升级,人心逐步稳定。 从1961年开始,澳门一直是珠海最大的出口市场。1961年珠海县外贸局成立。从1962年起,珠海相继实行了“小商品出口外汇留成”政策,即外汇三成上缴国家,七成归地方使用;“海水产品出口三七提成”,即外汇七成上缴国家,三成归地方使用等进出口管理办法,从而使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发展,最高的1964年进出口额达127万港元。进口的物资以农用生产资料为主,这些渔农生产资料的进口,弥补了当时国内物资供应的严重不足,使珠海边境渔船的捕捞能力和深海作业能力大为提高,促进了珠海渔业生产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