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1.68万亿元国资划转社保,别止于点赞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14日        版次:A07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王石川

  □王石川

  

  日前,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国企担当,点赞!”该消息甫出,网友击节赞叹。亿万国人有足够理由欢呼雀跃,因为此举富有深远意义,诚如有关部门所称,中央层面划转工作的全面完成,为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现代政府,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发展成果为全民所享,实属再正常不过。但是,怎么共享需要顶层设计,如何“共享”到每个人头上也需要技术考量。

  回头看,早在2017年11月,国务院就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随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从多地开展试点工作,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从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再到去年年底中央层面划转工作的全面完成,一路走来较为顺畅。

  在为中央层面划转工作全面完成而欣喜的同时,也应正视一个现实命题——我国老龄化程度加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令人担忧。之所以将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怎么办?无论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很容易想到国有企业。这个时候,也是国企该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时候。事实上,国企也没有辜负期待。

  同时,也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一是将部分国企划给社保基金,会否对企业发展带来影响?财政部资产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作为长期财务投资者,主要通过股权分红获取收益,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不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这能打消人们的一些担忧,但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是基本事实,依靠国资划转能否一劳永逸地解决难题?应该说,谁都不敢打包票一划转就能始终填上缺口。为此,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如何根本性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难题?这就需要国企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国企发展好了,上缴利税多了,股权分红也多了,社保基金才能越来越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综合多方面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既是目标,更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国企不强不优不大,将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从这个方面看,国企负责人责任重大,承载着沉甸甸的时代使命。

  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难题,除了求助于国企,也需要各地各部门直面老龄化困境。十九届五中全会还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应对”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更显人口老龄化难题不容忽视。众所周知,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与此对应的是,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这意味着必须采取更有力有效措施化解老龄化困境,方能更富有成效地化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难题。

  有专家认为,对人口老龄化和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带来的压力必须有高度忧患意识,要积极应对,同时也要正确判断这种风险的程度,需要有制度自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包容性生育政策”这一概念,值得关注。一个浅显的逻辑是,新生代就业人口多了,缴纳的保险也能持续,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才能更容易填补。故此,有关部门在放宽生育限制等方面是否还应有更通盘更全面的考虑?

  1.68万亿元国资划转社保,可喜,但不能过于激动。一方面这是阶段性工作,还有重要任务需要逐步完成。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国企划转社保了就觉得万事大吉。国资划转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社保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但称不上根本保障。要从根本上解决难题,还需要多策并举继续出大招。

  (作者是北京知名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