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时平 三十六年前相识的曾德良同志,带着一沓厚厚的书稿,来到羊城创意园找我,希望在羊城晚报出版社正式编印,并要我为其书稿作序。 他这五十万字左右的名曰《如歌岁月》的煌煌专著,编成三个部分,即流年往事、勤拙之路、时光剪影。第一部分内容是他的个人回忆录,第二部分是他担任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领导时期的工作报告类的汇编,第三部分是他各个时期的生活、工作剪影。 细读《如歌岁月》,我如同亲见一位普通农村青年如何成长为一位正厅级的党员干部。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干劲,积极进取、坚忍不拔之毅力,以及为人正派、清廉,自带一种湖湘人的质朴和谦诚的气质,无不令人佩服。尤其是他从事纪检组工作长达22个春秋,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我与德良相识相交的往事也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韶关初识 1985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共韶关市委办公室工作。记得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后,中共韶关市委专题会上,我要负责包括德良工作单位在内的中央和省属企业组的文字记录。当时中共韶关市委大院里,几栋建筑精致的小楼便是办公房,一个秋日,我在这里一栋小楼的楼梯间里,初遇满口湘音的德良同志。 他当时向我打听市委组织部的办公地,我一听口音,就知道他是“家乡人”。攀谈后,得知他与我同属湖南湘阴县城南区人,德良家乡所属的樟树公社所在地樟树港就在湘江边。那里人杰地灵,人文醇厚,湖湘名人、清末重臣左宗棠出山前所居地“柳庄”就在此。 德良时任核工业华南地勘局党委秘书,要常到市委组织部联系工作。我们一来二往,乡情友情愈深,我对他的了解也更深。 德良1970年高中毕业后,曾回乡当农民,因勤劳踏实肯吃苦,政治上又追求进步,仅一年时间就被吸收入党,还担任大队党支部委员和民兵营长。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农村社会中,能够脱颖而出,得到乡亲们的认可,是很不容易的。 但他于1972年参军入伍,和其他新兵一道告别家乡,长途辗转到了韶关。 羊城续缘 1988年初,广东省经国务院批准新建四个地级市,并从韶关市直机关和有关县区统调了包括我在内的首批250名干部参加新市建设。由此,我和德良依依惜别。 一晃便到新世纪初,我已调入广州,又考进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工作,实现了从地市机关、国企干部向中央党报记者的转型。而德良兄的工作单位刚好也由韶关市迁入省会广州。他是工作筹备小组组长,要筹备新单位挂牌事宜,但对广州又完全不熟悉,千头万绪间,他便专程来找我,要我帮忙联系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同时他们也需要中央党报的予以宣传报道。 风雨故人来,公私两相宜。德良和同行的局领导在广州联系工作期间,我广州家里的客厅便成为其临时落脚点和午休地,他们笑称我家是他们局的“驻广州办事处”。那年春天,我引着他和他们局长拜会了省委办公厅等省里主要部门负责人,还请求领导为他们局新任领导班子题词“执政为民”,以勉励其以民为本、心系民众、利为民谋。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的领导也予以大力支持,不但应邀参加他们的挂牌仪式活动,还在版面上大力宣传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以及他们在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中所作出的贡献,等等。 那一年秋天,德良参加了省委党校市厅级领导干部学习班。学习班在结束之前,组织大家到西安、延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德良热情邀请我参加这个班的考察学习活动,我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此行我们考察了延安的革命纪念地,还看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西岳华山、西安等地的历史文化名胜,与德良十天左右的同行相处,我对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转眼,又是20年过去了。而德良从1972年年底参军后从事核工业地质事业,到属地化管理,再至2011年秋退休,他献身祖国的军工国防事业已近40年。 在他退出工作岗位近十年后,我又读到此书稿,可见德良的退休生活也非常充实。细读他的回忆文章和42篇文稿,我很受教育,也颇受启发。人生不再,时光宝贵,现在我也到了站好最后一班岗的阶段。今秋到京城拜会老领导,他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说,要规划60岁至70岁这一人生黄金年代的生活和学习。德良就给我树立了“夕阳红”生活的标杆和榜样。 我写下这篇拙作,以作对德良专著《如歌岁月》付梓的祝贺,也作为我们已有30多年兄弟般乡情和友情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