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小学体检流于形式、校医不足,省政协委员建议:

学生体检工作应交给 有儿科心理行为专业资质医院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1月24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薛江华

  羊城晚报记者 薛江华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今年“省两会”的现场热词。每年都关注健康话题的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今年提案建议关心和科学管理青少年健康状况:“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疏导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规避相关事件,非常必要。”

  

  校医配比常常不足

  

  我国-1岁至24岁儿童青少年足有4.5亿人,即将或正在迈入青春期,而他们的身心发育问题易被忽视。陈运彬调研发现,不少学校每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由校医或教育局健康中心进行,不少体检项目流于形式:穿鞋量身高,第二性征发育等项目由学生自报,精神、心理行为发育测定不规范……因此,学校很难通过体检发现问题。

  越秀区某公立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每600名学生配1名校医,但并没有给学校专门的校医编制,校医占用教师编制,因此学生人数超1500人的学校往往也只配1个校医。

  陈运彬调研发现,各级学校要么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要么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只是“走形式”,无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疏导。

  

  尽可能配备心理教师

  

  如何破解上述问题?陈运彬建议,要加快培养心理教师,提高待遇,注重毕业后再教育;要加强医校沟通,每半年邀请专业医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他还建议,学校在体检时应邀请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引导有需要的学生就诊;建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协商,将学生体检工作交由有儿科心理行为专业资质的医院进行。

  陈运彬表示,有条件聘用心理教师的学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及时与心理教师沟通交流,一起制订教育沟通方法、一起对接家长;无条件的学校则可与前者开展共建工作,还可在家长会、心理咨询课程上进行心理教育、疏导。

  

  防自杀从幼儿抓起

  

  省政协委员、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卫芳也认为,青春期是“自杀高发期”。她建议建立数量充足、价格适中的0.5岁至3岁托育服务机构,政府推出“增加母亲的带薪养育假至幼儿周岁”等制度,让母亲尽可能多地陪伴幼儿度过性格成长的关键期。

  王卫芳还建议,中小学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师资培训计划中,进行定期考核。要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另外,要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体检列入常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