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花多呈钟筒形 图/小蕲 |
梅花 图/视觉中国 |
桃花 图/视觉中国 |
樱花 图/视觉中国 |
□浩源 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先。眼下正是蜡梅盛开之际。但现在广州天气回暖,五颜六色的各种梅花也早早地盛放了。 不少人都会将蜡梅与梅花搞混淆,认为蜡梅就是梅花的一种。其实不然,两者不仅不同属不同科,连“亲戚”都算不上。 都叫“梅”,区别却挺大 清初《花镜》中这样描述:“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其实都已说得很清楚,蜡梅本非梅。 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梅花则是蔷薇科杏属落叶小乔木。它们花期其实并不“同时”,蜡梅花期比梅花要早。蜡梅差不多十一二月就开始开花了,有些在农历十月已见花开,比如一种虎蹄梅。且蜡梅通常冬尽便结果,故又名“冬梅”;梅花通常要1月下旬才开始开花,到3月间花期才过,故又称“春梅”。 二者颜色也有差异。蜡梅的花通常只有黄色或黄白色;而梅花的品种较多,根据梅花花瓣的个数、颜色以及花期的早晚可分为四类,分别为直脚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和杏梅类。照水梅类是我们最常见的,花朵多呈粉色、艳红色、白色等,花萼则为绿色。 从花瓣形状来看,蜡梅的花大多是钟筒形,重瓣;梅花则多为蝶形,分为单瓣、复瓣、重瓣。而且蜡梅的花香更浓郁,梅花的香味则比较淡雅。古诗云:“枝横碧玉天然瘦,蕊破黄金分外香。”指的应该是蜡梅,而非梅花。 蜡梅原生地在中国,主要生长在中原一带,而梅花也是中国特产名花,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多。但它们现在都有引种到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等地。 蜡梅之名,缘起苏东坡? 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考古专家认为,这可以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子已用作食品。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也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的说法。古时的梅花、梅肉最初应该是用作调味品的,是祭祀、烹调和馈赠等的活动中常用的材料。 一本成书经历颇有争议的古籍《西京杂记》中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胭)脂梅。”由此看来,汉初时梅花便有了观赏功用,而且此时的梅花品种已开始丰富多样,至少有红梅、胭脂梅两种。到西汉末年,扬雄所作的《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这时“蜀都”里的梅已成为一种园林树木了,也是以观赏作用为主。 但唐代以前的文献,似乎均未见“蜡梅”一说。或许在此之前,人们还未意识到蜡梅与梅花是两种花。 而“蜡梅”之名,多数人都根据苏轼与黄庭坚等人的诗作,认为它缘起于北宋“京洛”一带。 苏轼在《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一诗中写道:“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黄庭坚的《戏咏蜡梅》一诗则自注:“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撚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而南宋王十朋的《蜡梅》,则为苏轼和黄庭坚给蜡梅“定名”邀功:“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坡谷”即指苏轼(字东坡)和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当然,也有说蜡梅开黄花,原名黄梅,黄梅开花在农历十二月左右,而古时十二月因一种叫“蜡”的祭祀活动而被称蜡月,故黄梅便有了“蜡梅”之名。到秦以后,“蜡”字也一度与“腊”字通用,所以“蜡梅”又称“腊梅”。 名士爱“梅”,却难辨彼此 自古名士皆爱“梅”,其诗篇、画作、文献等记载中不乏对梅的各种称颂。 春秋时期的《诗经》中有“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晋代曲辞《梅花落》中,也曾描述“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宋代梅诗更多,号称“梅妻鹤子”的宋林逋一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流传甚广。据统计,《全宋诗》中,梅花题材的文学作品就有4700多首,《全宋词》中咏梅词也有1120多首。 这其中自然有的指蜡梅,有的则指梅花。但我们很难区分。 比如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因而有了“四君子”之说。这里的“梅”究竟指蜡梅还是梅花,一直都有争议。如果只取其“剪冰裁雪,一身傲骨”之美意,蜡梅与梅花虽然花期相差近两个月,蜡梅开在冬至时节,梅花盛放在开春时,但它们都可能有冰雪压枝的经历。 苏东坡的一句“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据说是“岁寒三友”的由来,指的正是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但当年苏东坡在黄州东坡种地种花、围墙建房,地处中原,从地理位置来看,既是蜡梅主要分布地段,又是梅花繁盛之地,如果正如那个典故中所描述,友人是春天来拜访,那么当时看到的就可能是春梅,即梅花;但如果揣测苏东坡所指喻意,能与经冬不凋的松竹一样傲雪不败,保持着寒士高洁品性的,倒更像是蜡梅。 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所著的文集《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然孟浩然雪中寻的究竟是蜡梅还是梅花,只怕他自己也并未分得清楚。他写的有关梅的诗,比如《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中的名句“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似乎指的是春梅,但他越是大雪越喜欢踏雪寻梅,只怕寻的又是蜡梅了。 梅花好看,梅果能食 蜡梅与梅花都能食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蜡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而梅花也有入药的价值。大多数梅花均可直接入药,能疏肝通气、活血化瘀,也可熬制成梅花粥,不但清香扑鼻,还能醒脑明目、健脾开胃。古人还喜欢将梅花研碎敷脸,认为具有美白润肤的作用。 梅花的果实即梅子,成语“望梅止渴”即源于梅子,讲的正是它的口感与功效。但除了解渴,梅子还能治咳止泻、败火祛痰,所以古时才喜欢拿来作祭祀、烹调之用。现在人们依旧喜欢将梅子经精细加工后,制成奶油话梅、陈皮梅、盐津梅等各式蜜饯食用。 但蜡梅的果子却不能随便吃,《本草纲目》中就提醒过大家,蜡梅的果实古称“土巴豆”,有毒,且可以做泻药。 同是五瓣,梅花与桃花也难分 其实不管是蜡梅与梅花,都一样备受人们喜爱。除了它们傲雪而开的品性令人倾慕,在更多人眼中,梅开五瓣,也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又开在农历年前后,因此梅花同样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年花。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百花开放的时间偶尔会出现一些混乱,有的地方蜡梅开得晚,有的地方春梅又开得较早,而有时候梅花又可能与桃花甚至樱花的花期交汇,让人不仅误把蜡梅当梅赏,也将桃花、樱花与梅花“傻傻分不清”了。 其实正常情况下,我们在11月中下旬或12月初能看到的通常都是梅花。因为桃花的花期通常是在3月才开始,3月底至4月中下旬才是盛花期,而樱花有早樱和晚樱之分,早樱一般在3月开花,晚樱一般到3月底至4月开花。 从花型上也能看出区别。它们都有五瓣,也都有重瓣的品种。樱花的花瓣数量有时能多到20瓣甚至更多。但梅花花瓣看着更有厚重感,颜色也更丰富且浓烈、艳丽,有红、白、黄甚至绿色之分,花朵通常是单朵开放在枝头,但分布较密集,花梗偏短;桃花花梗更短甚至没有,花朵也是独立开放,且每朵花之间相对稀疏,颜色较浅,多为粉白色,大多数桃花花瓣上还会有个小缺口,叫“花裂”;樱花通常都没有“花裂”,且有长长的花梗,一根花梗上会成簇地开出好几朵花。 还有个最简单的分辨方法,梅花喜寒,是先开花后长叶子,桃花则是先长叶子后开花,所以有叶子的多是桃花,没有叶子就开花的则为梅花。此外,梅花的香味也更有辨识度,远远就能闻到暗香扑鼻而来,但桃花有时需要凑近细嗅才有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