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何镜堂,1938年生于东莞。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建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中国建筑学科领军人物,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尤善文化、博览建筑等设计,代表作包括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曾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等诸多大奖,被誉为“用建筑记录时代”的建筑师。 |
去年9月,何镜堂院士工作室迎来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和广东省技工院校师生代表组成的“技能青年团” 张豪 摄 |
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 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从默默无闻到精品频出,何镜堂用了30多年时间,完成了对时光的追赶,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学科领军人物和公认的建筑大师。 “作为建筑师,应该要敢于创新,敢于竞争,不要怕输,输多了会赢的。”这是何镜堂常说的一句话。82岁的他至今还保持着一年近百次的出差记录,带领130多人的团队为打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精品而奔波。 是什么力量让年逾八旬的院士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一番走访,羊城晚报记者似乎寻到了答案。 什么是好建筑师? 热爱生活、追求和谐 何镜堂喜欢山喜欢水喜欢大自然,这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他的家乡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1938年。何镜堂出生在东莞,城周的美景给他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培养了他爱画画的习惯。 虽然喜欢画画,但何镜堂并没有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家庭和社会给他的教育是:做人要有理想,要有所作为,要勤奋真诚。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在基础建设方面有大发展的需要,何镜堂于是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因为建筑师一半是工程师、一半是艺术家”。 1956年,何镜堂考上了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经过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的他成为母校建筑系的第一位研究生,师从著名建筑大师、岭南现代建筑鼻祖夏昌世教授。 回忆导师陪伴的那段时光,何镜堂说:“我的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板板正正讲课,他常叫上我一起去喝茶,天南地北随便讲。看似无意的聊天,我却很上心并且领悟到:要成为一名好建筑师,首先要热爱生活,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了解,要多跑出去,多走多看。” 热爱生活,还要会运用生活。何镜堂说,自己在创造建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加深对建筑的理解。“建筑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和地域,‘两观三性’是贯穿我所有作品的基础理念。‘两观’就是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就是建筑讲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和谐,人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发展方向是和平,建筑也要表达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 什么是好建筑? 打动人心、具有力量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自主培养出的第一位本土院士,校方对何镜堂的评价是八个字:勤奋、才能、人品、机遇。 走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人们会被这里浓浓的工作氛围所吸引。在何镜堂工作室陈列厅,展板显示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上合青岛峰会主会场、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钱学森图书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国家南海博物馆以及百余个校园建设项目,均出自何镜堂和团队之手。被誉为“中国馆之父”“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的他,30多年来共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重大工程200多项。 最近,何镜堂正在忙一个大工程:广东美术馆、广东现代文学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三馆合一”项目。由于这个建筑正好是在老城区水边,为契合“老城市 新活力”的要求,其设计团队正考虑将岭南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融合起来。 对于什么是好的建筑?何镜堂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好的建筑,就像一本小说,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尾、有回响。它是有生命的,它必须跟所处的环境融在一起。观者走进去的时候,内心能被打动;离开的时候,心中能留下震撼。一个好的建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非常注重精神的表现。” 何镜堂说,自己常常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每次到那里都有一种感受:做个中国人真好!“作为一名建筑师,我很希望我们的建筑能够立于世界之林,中国的建筑师能够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尽管我们现在的建筑不能说是世界最好,但我希望这些既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又有国际化和现代化思想的建筑,不仅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同,也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 答问: 有文化味的大报 注重“心灵之约” 羊城晚报:您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要注重建筑的文化性。这是为什么呢? 何镜堂: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同样也是城市的灵魂。有文化味的建筑能触动你的灵魂,这是文化的作用。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也是我们的根。一个好的建筑,不仅要给人以美感,还应该给予精神上的享受。我总是希望将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和建筑推到国外去,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风格的建筑。这不仅是时代给我们的机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羊城晚报:您和《羊城晚报》有什么故事吗?又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何镜堂:作为岭南地区一份有文化味的大报,《羊城晚报》也十分注重对岭南地区建筑师的扶持和帮助。记得2008年仲秋,《羊城晚报》开办了每周一期的《名人会》大型访谈节目,我有幸获邀成为其中一期嘉宾。从报道中,我感受到,这份报纸注重的是“心灵之约”“思想盛宴”,文字有如高山流水之感,给我很深的印象。还有一次是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一次讲座,请我作以《中华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为题的演讲,为建筑师和热爱中国馆的朋友们搭建了交流的桥梁。这些都是你们为岭南建筑推广和传播做的媒体工作,十分有意义。 愿我们共同携手助力中国文化、岭南文化走出去。祝《羊城晚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