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右三)带领乡村研究与实践团队坚持扎根乡野,每年驻村超过200天 |
叶红(前排左一)通过组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专业团队,实现全过程驻村乡建服务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李冰娜 通讯员 陈可 图/受访者提供 2021年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需要崭新的研究实践。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叶红团队深入乡村,临近春节依然坚守在基层,为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新春美好家园,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力量。 扎根基层,当脱贫攻坚践行者 “春节前,我们在校领导带领下,和食品、农业、污水处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同行,前往全省各地开展了乡村考察。”叶红告诉记者,春节假期前夕,团队仍然驻守在粤北、粤西的农业大县、革命老区及贫困山区村庄里,与各地干部及乡亲一起抓紧完成驻村规划设计和乡建工程管理的阶段性工作,为本地村民与外出返乡人员营造新春的美好家园环境。“我们还为来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做足准备。重点工作包括推进农房改造、乡村风貌修复提升以及开展产业项目的运营落地协调等。”叶红教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叶红团队在部分乡建现场架设了实时监控设备,并安排人员驻村值班,以便春节期间能够和同事们进行项目现场情况的及时沟通。叶红认为,让乡亲们在新春佳节之际深刻感受到家乡美的变化、美的价值,既是乡村建设行动最为生动的展示方式之一,也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最为有效的宣传方式之一。 除夕当天,叶红团队完成了和广州市从化区政府关于“从化芬田养美特色小镇”的合作洽谈,未来将把具有世界领先优势的细胞疗法等抗衰老养美养生技术、中药种植和国家中医传承人项目等产业和资本导入从化最北部的山区乡村,利用其生态优势,通过多产业联动,实现乡村的全方位振兴。 “这样的乡村全产业链集成服务运营,我们正在多个地方践行。”叶红表示,一产将朝着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方向提升,并协助地方形成农业品牌构建;二产将带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产品等需求和市场;三产将有效引入和带动乡村旅游、乡村研学以及有竞争力的新特产业等……在产业方面,实现从一产向一二三产联动的产业优化。“在环境提升和产业活化的过程当中,会直接或间接为村庄创造就业岗位,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叶红说。 教育兴农, 做乡村振兴领军人 据介绍,自2006年国家正式提出新农村建设起,叶红便选择扎根乡村,逐步组建起自己的团队。15年来,叶红团队从一个高校教师的工作室,发展到如今国内领先的乡村全产业链集成服务运营平台,编制了上千个村镇规划,主持及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近30项,其研究实践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和志愿服务奖励40余项。 “经过多年的乡村实践研究,我们发现乡村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规划难落地、设施难维护、资源难变现等难题。”叶红表示,为有效解决这“三个难”,她通过组建乡建扶贫志愿者服务队,持续深入广东、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贫困村,坚持做有用的规划设计,为贫困村引技术、引人才、引资金,实现在地全过程跟踪服务。 叶红还通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作,专注为村干部、村民、乡村工匠提供培训服务,提升乡村建设管理队伍水平,以教育兴农带动产业兴农。自2018年以来培训乡建人才超过10000人次,并作为学术发起人,策划了全国性的乡村规划学术交流活动在村里召开,实现“乡村的事情在乡村做”。 “我们不仅要陪伴乡村实现人居环境蝶变,还要启发民智,留下乡村振兴与乡建扶贫的火种,为乡村注入魅力与活力。”叶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