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宁失印度,不失莎翁”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3月21日        版次:A07    栏目:【含英咀华】    作者:黄维樑

     黄维樑 香港学者、作家

   

  已故名诗人佛罗斯特隽句“诗是翻译中失掉的东西”,究竟出于他哪一篇文字,多年多人遍寻不获。近来时事多与印度有关,我想到与该国有关的一句“名言”,说是当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讲的:“英国宁可失掉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此语引用者多,翻书、上网、向朋友请教,却查不到来自丘吉尔哪篇文章或讲稿。搜寻时意外发现另一个英国人对印度的说辞。《罗马帝国兴亡史》作者、18世纪的吉朋在其《自传》中写道:“我早年对阅读的无限热爱,这经历就算给我印度的金银珠宝,我也不交换。”真是“金不换”!

  两千多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向东远征,剑指印度,为的是财富;到了18世纪,欧洲诸国中英国几乎独霸印度,成为殖民者,为的当然也是财富。19世纪英国议员麦考莱被派往印度任高级官员,在印度的获利,英国自然要保护;印度的文化被他狂贬,当然要扬弃。1924年英国人E.M.霍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中,英国女子与印度医生交往,正派医生蒙不白之冤,起因于她潜意识中对他的恐惧。近代殖民者自信本国文化优越,对殖民地原文化或明或暗的轻藐,向来如此。吉朋爱读书值得点赞,莎士比亚固然是英国之宝;然而,英国人高傲的气焰,实在骇人。

  找不到丘吉尔名言的出处,若有所失;不过,无论如何,英国终于“失掉”了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