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老师,你讲的是什么?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3月28日        版次:A07    栏目:横眉冷对    作者:杨小彦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这个学期一直在给大一的学生讲视觉传播。一次,下课了,有学生上来问,老师,你讲的是什么?

  我说,我讲的是视觉传播呀。比如,我介绍摄影发明初期的一些有趣的状况。又比如,我讲视觉心理学的一般现象,包括著名的“似动现象”,等等。学生点头,说,但是,我发现我听不明白。我问,你是听不明白还是不知道我讲的事?我觉得,坦率说,我讲的仍然属于一种知识性的介绍,不会听不明白的。学生说,你讲的,我闻所未闻。我说,这就对了,既然你闻所未闻,我讲了,你不就闻了吗?这和“讲什么”,是有区别的。

  学生点头,沉思了一会,坚持说,你讲的,究竟是什么?

  我严肃地说,我讲的是“视觉与传播”。我解释说,视觉,指的是一种观看;而传播,则指观看会如何呈现,怎样呈现。视觉传播,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观看及其呈现,以及其中可能的问题。我觉得我的解释已经很通俗了。但我看着学生的表情,有点茫然。

  我在想其中的原因。听老师讲自己闻所未闻的事,听完了,就有所知道了,这不是好事吗?难道要听知道的事?当然,我的讲解,不是“什么是什么”的肯定模式,而是“什么可能是什么”的讨论模式。我不回答诸如“什么是视觉”“什么是视觉传播”之类应试问题,我试图解释,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观看方式,以及这些观看方式所导致的不同的呈现。

  的确,我承认,学生的问题让我有点郁闷。学生不问,为什么是这样?而是问,讲的是什么?而我明明一直在讲“什么”,我期望学生能和我一起在这些“什么”当中追寻曾经的真相。结果是,学生问的居然是“什么”!

  或许,这是一种代际差异,所以传播出现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