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抗癌药全球最大“灵活工厂”落户广州

大湾区生物医药自主产能再提升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4月28日        版次:A14    栏目:    作者:陈泽云

     图/视觉中国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4月26日,康方生物-B(09926,HK)与全球知名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生命科学平台Cytiva(思拓凡)举行签约仪式,由后者为康方生物在广州中新知识城建设新的一次性灵活工厂FlexFactory生产平台。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新平台建成后,康方生物将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灵活工厂药物生产平台。

  今年以来,广州黄埔区、开发区的生物制药头部企业项目相继投产。就在3月10日,康方生物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康方药业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4月份,百济神州宣布,其生物药生产基地商业化生产也正式获批。随着康方生物继续加码投资,广州生物医药自主产能再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集群态势更加明显。

  

  康方生物PD-1有望年内获批

  

  根据合作协议,思拓凡将向康方生物提供一次性灵活工厂解决方案,该平台包含整个抗体原液生产工艺设备,并配备工艺中自控系统,具有实施周期短、可靠生产、灵活性高等优势,并预留未来扩展性,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稳定高质量的生物药GMP生产。

  康方生物成立于2012年,在当前国内抗体药物创新研发的企业中,处于第一梯队。经过9年潜心研发,康方生物的在研管线超20个,包括6个双特异性抗体和诸多全球首创药。目前共有超过40个临床项目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同步进行中,预计未来每年都将有1-2款新药获批上市。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PD-1派安普利单抗是其在研项目中进展最快的药物。2020年5月,派安普利单抗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R/R)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预计在年内获批上市,成为康方生物首个商业化的创新药。

  此外,康方生物首创的PD-1/CTL-4双抗药凯得宁治疗晚期宫颈癌注射性二期临床实验已经完成患者入组,将于2021年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全球首款基于PD-1的双抗新药。

  

  新项目投产再增2万升产能

  

  “我们的研发管线已经逐步进入收获期。”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夏瑜表示,随着创新药物逐渐获批,建立符合要求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体系,是实现商业化的重要支撑。

  根据规划,康方生物(9926.HK)总共在建规划产能是83500升(含子公司康方药业产能4万升)。其中,2019年,思拓凡与康方生物在中新知识城共同规划了2万升规模的灵活工厂生产平台,用于凯得宁的临床研究和商业化生产。2021年3月10日,该项目已经正式投产。此次双方再次加码合作,以灵活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加速抗体药物生产,新项目投产后,康方生物将再新增2万升产能。

  产能到位了,PD-1派安普利单抗的商业化前景如何?对此,夏瑜表示,由于目前已经有多款国产PD-1上市,派安普利单抗并非“头啖汤”,挑战和压力是有的。不过,到目前为止,从派安普利单抗的所有临床数据以及与很多医生的交流反馈来看,安全性较好,相信在竞争上能够有差异化的体现。

  此外,据透露,目前派安普利单抗的商业化将由康方生物与正大天晴合作完成,借助正大天晴的销售体系打入中心医院和基层医院。夏瑜同时表示,康方生物从去年也开始筹备自建销售团队,目前销售人员已经超过百人。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州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与康方生物达成战略合作的同时,思拓凡的南方办公室也正式迁址广州生物岛,致力于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全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圈。

  而在黄埔区的中新知识城,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创新药项目投产,其中,4月份,百济神州宣布,公司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商业化生产正式获批。首批获准用于商业化生产的8000升产能可以用于生产PD-1抗体药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目前,位于知识城北起步区的生物医药创新园已吸引多个龙头企业集聚,包括GE生物产业园、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康方生物等。未来,生物医药创新园将规划构建世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集聚区、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国际创新领军人才会聚区及生态优良和高效弹性的产业空间载体。

  来自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广州市通过实施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今年1-2月,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完成投资28.57亿元,同比增长43.8%。

  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还需要补什么短板?日前发布的《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在生物制药人才储备上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33%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国,寻找药物研发、制造和供应链领域的人才是一项重大挑战。

  对此,思拓凡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办公室迁址广州生物岛,思拓凡将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