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强调,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全面放开三孩,意义深远。比如,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有利于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例——不久前,有关部门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这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故此,全面放开三孩,来得正是时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前相比,这次调整有许多亮点,比如,突出强调了“优化”二字。 优化生育政策,最早出现在中共中央去年11月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是对现有生育政策的优化,这种优化不仅体现在政策的“松动”和开放,更体现在强化了“配套支持措施”。 近年来,在是否生二胎这个公共话题上,舆论场中有一种声音认为,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比如,“全面二孩”政策提出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5日刊文称,为确保“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或许应该成为各级政府下一步行动的焦点,“切实让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确保‘全面二孩’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诚如斯言,只有满足有关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的诉求,“全面三孩”政策才能得到更好落实。 值得欣喜的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不仅放开了“全面三孩”政策,还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稍加剖析相应的配套措施,便发现颇具针对性。比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 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提出,有脉络可循:《建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此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则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放在一起考虑,无疑更有远见。如果适龄人口连婚嫁都不愿意,还谈什么生育?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让适婚人口走进婚姻,生育也就有了根基。 除了提出“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在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标注了清晰方向和作出了详细安排。比如,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再比如,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显然,这些部署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也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大事。至于如何降低家庭教育开支,以及如何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更呼应了公众建议,令人欣慰。 配套支持措施如何落实,关键在出台更为细致的实施细则。有实施细则还远远不够,有关部门应带头落实,并监督有关企业落实。不管生一孩还是生二孩、生三孩,只有让符合条件的家庭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只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有生育的兴趣和动力。 全面放开三孩,你准备好了吗?我国有关法律对公民享有的生育权利作了具体规定。尊重公民的生育权,涵养正确的人口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面对全面放开三孩这一政策,各地各部门有责任迅速响应,除了清理不合时宜的措施,还应该最大程度呵护公民的生育热情,为人口健康增长助力。人口不是负担,而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激励措施越有力,政策效果就越明显。 (作者是北京知名时事评论员)
-
即时新闻
需解除愿生三孩家庭的后顾之忧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01日
版次:A07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