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我不是学霸》深圳杀青

用“温暖现实主义”聚焦教育话题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06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李丽

    

     片中论坛聚焦教育话题

     孩子们神采飞扬走出考场

     中考考场外,家长们翘首以待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教育向来是社会的热门话题,关注现实的深圳电影也将视线投向了这一领域。6月上旬,由深圳市华浩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我不是学霸》在深圳杀青。该片将中考话题搬上大银幕,融入时代气息与人文关怀,传递出当代家庭在面对教育问题时的现实处境与深刻思考。据悉,影片计划在明年年初与观众见面。

  

  关注“初升高”中考话题

  

  《我不是学霸》将关注点投向了“初升高”的中考话题。影片中的妈妈许秋萍热衷于“鸡娃”,期盼资质平平却有绘画天赋的女儿艾可逆袭成为学霸,考上重点高中。爸爸艾红军内心纠结,既宠溺、心疼女儿,又赞成妻子的做法。他夹在妻女之间,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然而随着中考压力的增加,学习成绩中等的艾可、好强的许秋萍和软弱的艾红军之间的家庭矛盾也不断升级,甚至彼此产生误解。艾可甚至因此遭受心灵创伤而变得叛逆。但在经历种种之后,艾可最终经受住了成长的考验,并得到了父母的理解。最后,全家人取得了和解,艾可在父母的祝福中进入了新一阶段的学习和人生之旅。

  导演张唯透露:“《我不是学霸》聚焦的是教育问题,前期我们便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调研,将故事的背景跟当下城市的教育现状进行有机的结合,试图体现出城市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张唯还表示,他身边有不少家长因为孩子中考遇到了各种现实问题,他希望借这部作品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来。

  在向来关注现实主义题材的张唯看来,《我不是学霸》对教育话题的挖掘不能只流于浅尝辄止或做心灵鸡汤式的灌输。比如,影片在刻画父母、女儿、班主任、邻居、同学等人物的形象时,也生动呈现了他们的教育和学习观念。他认为,这种刻画是通过比较来引发观众对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思考,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探讨空间。

  

  采访大量学生和家长

  

  《我不是学霸》是一部“深圳制造”,此前该片在深圳的校园、前海摩天轮、深南大道、京基100大厦、大梅沙、深圳湾、青少年宫等地取景。未来,深圳观众还将在影片中看到更多熟悉的场景。导演张唯多年来一直扎根深圳,拍摄过不少以深圳为背景的影片,其中有展现深圳特区企业生存状态的《打工老板》、反映自闭症儿童上学故事的《喜禾》、反映盲童追梦的《天籁梦想》、从照相馆祖孙三代的人和事看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的《照相师》、反映独居老人生活的《空巢》等。

  此次,张唯将摄像机对准了教育话题:“教育是不断变化的,教育题材也需要在探索中前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是作为故事背景发生地的最佳选择。”

  据介绍,在剧本创作期间,《我不是学霸》在多地进行了大量的采访,邀请不少刚刚中考结束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座谈,请他们说出自己的“中考故事”。“希望这部作品能够真实体现出中考生的那种状态。”张唯表示。

  

  小演员融入真实体验

  

  《我不是学霸》在制作层面追求精益求精。为了更贴合当下“00后”孩子的现实,影片中加入了二次元文化、国风汉服、直播等流行元素。在拍摄的时候,导演和演员的互动中经常会碰撞出一些新想法,现场的二度创作也为电影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片中,一场“辩论戏”让《我不是学霸》的主创们印象最深刻。剧情中,《城市论坛》节目邀请各方代表来探讨中考话题,学校、家长、教育专家等都阐述了自己的立场。最终,视角转向小主人公艾可,给了所有人一个彼此理解、拆解焦虑的可能。据悉,这场戏有两百多名群众演员参与。为了更圆满地完成,剧组请群演提前一天到剧组进行剧本围读,通过排练走位熟悉剧情。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影片第二天拍摄的时候非常顺利,原本计划两天完成的内容一天就完成了。

  剧中,四位小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他们多处于面临中考的阶段,便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表演中,因此表现都十分自然。小演员们喜欢演戏,但他们也有学业任务。有时,他们会像影片小主人公艾可一样,用画画的方式来减压。张唯透露,他也鼓励孩子们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剧本中的台词和动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选择,也是青春期成长的关键阶段。我们在影片里刻画了孩子们从过度依赖父母到自我意识成长的心理过程,希望更多的观众通过这部电影关心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身心健康,用更多的陪伴来鼓励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成为学霸。”张唯说,他希望这是一部能照亮现实生活的“温暖现实主义”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