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高考首年中大华工等高校发布本科招生章程——

调剂范围扩大综合素质评价也作参考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18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孙唯、龚无忧、卢超情、孟晓冰

     图/视觉中国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龚无忧 卢超情 孟晓冰  


  近日,多个高校2021本科招生章程陆续公布,包括招生计划、录取规则等重要信息。作为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同时,它也为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科学填报志愿提供了权威参考。那么,从今年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我们能看到哪些招生变化?

  

  调剂范围扩大 部分专业有加试

  

  在高考统招批次的录取中,鉴于部分专业的培养特殊性,此类专业原则上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纳入调剂范围,如护理学、外语类等专业。但今年,部分高校对此进行了调整。

  2020年,复旦大学高考统招批次的俄语、朝鲜语、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医学、护理学专业仅对有专业志愿的考生进行录取,且入学后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2021年,复旦仅对俄语、朝鲜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进行了志愿填报与转专业限制,未对法医学、护理学专业作说明。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表示,未作说明的专业无特殊限制。调剂专业范围扩大后,未填报专业志愿的考生也有入读法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可能。

  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招生章程显示,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护理学等专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对2020年招生章程中有所限制的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自然科学试验班、预防医学等专业未作说明。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表示,部分专业往年在提前批次录取,但今年提前批次专业设置相比往年撤销或减少,由提前批次转入本科批次招生专业也将相应增加。

  还有高校对专业调剂提出了加试要求。例如录取至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的考生,入校后需加试素描。素描成绩不合格者将参照学校当年各专业在生源地录取分数线及考生高考志愿,依据高考文化成绩,按照高分转低分的原则结合招生计划数,调入新专业。不同意学校安排者予以取消入学资格。这点华工与去年保持一致。对此,华南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需加试的专业学制都为5年,学生前两年的专业课作业均需手绘,因此,素描是这些专业的基本技能。”华工建筑学院将素描考试安排在招生录取工作之后,“考生可将其理解为‘摸底考试’”。

  

  选考英语有“压倒性优势” 选考物理或“吃香”

  

  目前,有部分高校已经针对“3+1+2”省份考生发布了专业目录。大多数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对外语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

  据相关规定,广东考生外语选考语种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的一种。

  但在多所重点高校公布的2021年招生简章中,学校都明确限制非英语考生报考外语类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华南理工大学则明确提出:广州国际校区招生专业主要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须慎重报考。

  部分高校虽未在报考时设置外语语种限制,但要求考生在入学后主修英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校方提醒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广东今年是新高考首年,目前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对考生专业提出了明确的选科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对一些传统“理科”专业除了要求选考物理外,并不对另外两科有限制。例如数学类、物理学类、计算机类等等,即如果考生剩下两门选择了传统文科科目“政治”“地理”,也照样可以报考。这也表明传统的理科专业也对拥有丰富文科素养的考生亮起了绿灯。

  也有学校的一些看似“理工”的专业对历史类考生开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今年计划招收7720人。其“种子科学与工程”“农学”等传统“理科”专业今年也对历史类考生开放,但再选科目则要求化学或生物任选一门。

  还有的高校对批次有所调整。深圳大学今年取消了提前批,全部放在普通批招生。今年深大计划历史类招收1364人,物理类招收2952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深大“文科类”专业向“物理”类考生有所倾斜。例如新闻传播学类、法学类、外语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等等,选考“物理”考生均可报考。由此看来,选考“物理”的考生或许“吃香”,选考“历史”的考生则可能会“压力山大”。  

  

  同分“撞车” 综合素质评价比较重要

  

  高考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同分考生的竞争尤为激烈,高校在调档时将从多方维度考察投档分数相同的考生。

  在多数综合类高校,录取同分考生将优先参考其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清华大学在招生章程中说明,对于投档分数相同的考生,学校将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也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同排位考生录取专业时的参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虽未对优先参考条件作统一要求,但根据“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同分排序”,都将优先参考广东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在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理工类高校,同分录取将优先考虑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的数学成绩。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也将优先考虑考生的数学成绩。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则重点关注同分考生的外语成绩。

  华南农业大学在考生同分时采取历史类考生按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成绩,物理类按数学、语文、外语、物理成绩的方式择优录取。深圳大学则按语文加数学总成绩、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成绩、外语成绩、其余科目中单科较高成绩的排序进行同分考生录取。

  不同类型高校对同分考生的考察维度与专业要求息息相关,考生可根据个人兴趣报考,扬长避短,实现分数“最大化”。  

  

  高校调整专业设置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不少高校的招生章程,都体现出了高校在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

  2021年起,中山大学将对新生进行大类培养,考生可报考18个大类专业。除外国语言文学大类,其他按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第一学年结束时可根据自身意愿,结合就读期间学业表现、高考成绩,在招生大类的专业内进行专业分流。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大一“厚基础、宽口径”的集中培养,打牢基础,扎好马步,在专业分流时作出更科学的选择。

  今年起,华南农业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的学分互认校际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行“1+2+1”模式(“1”指在澳门科技大学,“2”指在华南农业大学培养)。

  深圳大学则顺应广东省以学院(部)为单位设置专业组的趋势,实行“小类+专业”招生,新增卓越班等,增加考生自主权,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今年各高校不断开设新专业,预示了社会对这些领域人才需求的迫切。“大类”“小类+专业”的招生模式、“1+2+1”“1+5”的培养模式也反映出高校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上的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