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

社区是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的来源之地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6月25日        版次:T15    栏目:专家观点    作者:

  社区既不是国家政治空间概念,也不是家庭私人空间概念,它是国与家之间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地,是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的来源之地,打通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通常来讲就是打通社区这一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必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基层社区治理本质上是民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彼此共同打造生活共同体,社区发展从来都是本地人自己投身其中才可以进行,而不只是从上面和外面完成的。

  目前,不少社会问题需要社区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或自我组织起来,围绕社区基层问题来进行统合。现在有大量社会建设或者社区建设实践开始出现,也有了关于社会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基金会的种种讨论。

  早在2011年,广东省已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等文件,最重要的逻辑就是推动政府一元治理走向政府、市场二元治理,最终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广东在社会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政府开始职能转变,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培育了大量社工和志愿者,这些都是广东社会建设包括社区建设非常重要的特色。

  如广州市番禺区建立由社区居(村)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企业、社区基金组成的“五社联动”工作模式,这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社区治理探索模式,目前已实现全区覆盖,形成了275个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圈,让居民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促进社区建设良性健康发展。

  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来看,相关内容为社区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向、路径、领域等方面制定了一个较清晰的蓝图,从不同维度对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形成了回应。未来社区治理也应更加注重公共空间打造,组织更丰富的活动增加居民的凝聚力。

  此外,社区治理不同于社区管理,社区治理需要更多地满足居民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社区必须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平台,更加精准地洞察、发现、回应、满足人民群众在各类生活场景当中的需求。于政府而言,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也能有效打通“信息孤岛”,对维持治安和社会稳定均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