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圳

坪山区委书记的创新实践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7月05日        版次:A05G    栏目:新时代好干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风采录    作者:宋王群、宋毅

     工作中的陶永欣(图左)

  

  文/羊城晚报记者 宋王群 宋毅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地处“创新之都”的深圳,坪山区正在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生产总值从500亿元上升至800亿元,经济增速位居深圳市前列,初步形成“创新药、智能车、中国芯”为代表的“3+X”产业集群,民生事业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精彩转变……“坪山是新成立的行政区,如何在先行示范的建设中跨越式发展?我们只能在改革中寻找答案,用创新思维开拓新路。”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如是说。

  

  区委书记的“创业经”

  

  如何走出一条高水平的创新发展之路?陶永欣和他的团队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近年来,坪山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打造以“创新药、智能车、中国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集群。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创新生态体系,那就是‘立足产业、聚焦转化、特色鲜明、全域创新’。”陶永欣说,“我们坪山区就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与这里的企业共同成长发展,‘BT’大道就是坪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聚集、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陶永欣口中的“BT”大道,是指从坪山区锦绣中路到锦绣东路,这段长约3.6公里的大道。目前,这里云集了191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其中11家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赛诺菲巴斯德以及微芯生物、新产业生物等多家“明星企业”都在这里安营扎寨。这几年,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年均新增100家以上、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该区现有103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每年吸引落户的海外创新团队超过100个,高层次人才由126人增加到586人,博士数量达到1000余人,是行政区成立前的10倍。

  深圳医学科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全新机制的高等教育集群正在坪山加快建设,一套全新机制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坪山生成。

  

  坪山文化现象的“秘密”

  

  2018年,著名文化学者周国平出任坪山图书馆首任馆长。随后,著名建筑设计师刘晓都、文化名人王俊先后成为坪山美术馆、文化馆馆长……一个个公共文化机构改革的生动样本正在坪山涌现,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法人治理、社会参与”的文化发展新路径。

  陶永欣认为,“创新改革是我们的法宝,现在我们正努力打造东部文化高地,坚持高标准定位,高品质运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现文化事业发展的弯道超车,目的是通过这些措施给高端人才提供好的服务,留住人才,同时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陶永欣介绍,以文化力量融入促进城区发展,是创新坪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和特质。坪山围绕公共文化机构改革、打造文化智库、文化事业法人治理三大目标,图书馆、美术馆都以成立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式,打破传统的行政级别和编制管理制度模式,实现专业化品质化发展,东部文化高地逐渐崛起。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福田、南山,甚至香港、广州来到坪山观展览、听讲座、看演出。以坪山图书馆为例,开馆至今已有30多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到馆开讲,仅去年就有382场讲座活动,“到坪山图书馆去!”已成为市民生活新风尚。

  

  

  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厘米”

  

  “道路上的井盖有异响。”3月14日11时02分,有市民通过“创新坪山”公众号里的“@坪山”上报了一条消息。9分钟后,案件分拨派遣到坪山排水公司。又过了4分钟,排水公司的“小黄车”来到现场。12时54分,处理完成。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前后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坪山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效率创下新的“深圳速度”。

  在看似简单的2小时处理过程背后,是坪山区5年来的改革坚持所带来的效果。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所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坪山区以党建引领,探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在社区层面推动“一网通”打通线上线下民生诉求、“一支队伍”激活治理效能、“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服务功能、“一线工作法”密切党群干群联系,在物业小区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业主自治模式。

  群众遇到困难,只需@坪山,便能一键反映问题,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厘米”。坪山先后整合了热线12345、数字城管、网格管理、政府邮箱、人大代表解民忧、微信、微博等151个线上民生诉求受理渠道,主推微信端的“@坪山”入口,整合了6个主要的事件分拨系统和分拨人员,形成了19大类1285小类的《“一网统管”职责清单》。民生诉求系统上线后,坪山区累计受理民生诉求事件13万宗,民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教育历来是民生热点。坪山区决定最好的地块用来规划建设学校,有限的财力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全区教育投入从2016年的12亿元增至2020年的41亿元,过去4年共新建、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4所,公办中小学学位从1.9万个增加到5万个,小一初一公办学位保障率连续两年全市领先。坪山区在近两年珠三角地区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中名列前茅;全区三甲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引进香港名医诊疗中心;保障房增加数超过3万套……坪山区的民生事业,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蝶变。

  “这些年,坪山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效,要归功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各类全球创新要素能够在坪山集聚,得益于背靠深圳这片改革创新、先行示范的热土。”陶永欣深有感触地说。